財報好也不買單!微軟股價連跌七日 AI支出讓投資人踩煞車?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微軟 (MSFT-US) 上周公布的財報亮眼,但卻沒有獲得市場掌聲,到周四 (6 日) 收盤為止已經連跌七天,創三年多來最長連跌紀錄。

微軟周四收盤下跌 1.98% 至每股 497.10 美元。微軟上周三公布財報,如果把前一天、也就是上周二的小跌也算進來,已經連跌七天,根據道瓊市場數據,這是自 2022 年 9 月 6 日那波下跌 (當時也是連跌七天) 以來最長的連跌紀錄。
在這七個交易日中,微軟股價累計下跌 8.3%。
這波頹勢與最新公布的強勁財報形成鮮明對比。微軟上周三公布第 3 季財報,雲端運算業務成長 40%,優於市場預估的 38%,但這仍無法滿足市場高昂的期待。事實上在三個月之前,微軟雖然公布強勁的第 2 季財報後,卻無法延續股價漲勢。
瑞穗證券交易部分析師 Jordan Klein 說:「即使是好的財報,市場也未必買單。」
他認為,投資人目光已經遠離「落後的大型科技股」,目前正轉而尋找能憑基本面勝出、或搭上人工智慧 (AI) 支出題材的「AI 強勢股」,例如那些受益於科技巨頭上修資本支出預期的第二波標的。
Klein 本周稍早也指出,即使微軟正快速擴建資料中心以提升 AI 收入,並因應大量 AI 訂單,微軟股價卻仍「每天都在跌,令人感到『可惜』」。
微軟提高支出這件事本身,可能已經構成華爾街的疑慮。Evercore ISI 分析師 Kirk Materne 日前指出,提高資本支出「似乎成為微軟股價的逆風因素」。
大型科技公司積極提高資本支出之際,AI 投資回報仍未明朗,讓投資人選擇仔細評估並抱持觀望的姿態。不過微軟認為,資料中心並未過度建設,微軟的 AI 功能不只能服務知名客戶,也能從更多企業客戶擴大採用 AI 當中受惠。
Evercore ISI 的 Materne 也對微軟抱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他認為,微軟正在依需求調整投資,而這些資本支出將帶來持續且強勁的營收成長。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