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國科技巨頭財報揭示AI投資裂縫!投資人要求企業提供明確「營收成長」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儘管聯準會(Fed)本週宣布降息、美國企業密集公布財報,但市場焦點最終仍集中在人工智慧(AI)。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持續砸下數十億美元建構 AI 基礎設施,推動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 100 指數雙雙上揚,逼近歷史新高。然而,這場 AI 投資熱潮也顯露出新裂縫,投資人開始要求企業提供更明確的回報證據。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國科技巨頭財報揭示AI投資裂縫!投資人要求企業提供明確「營收成長」。(圖:Shutterstock)

根據《彭博》報導,市場對 AI 投資的態度出現分化。Facebook 母公司 Meta(META-US) 因龐大支出未能帶來明顯收益,股價創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微軟 (MSFT-US) 雲端業務成長不如預期,兩天內下跌超過 4%。


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宏觀研究主管 Kevin Gordon 表示:「投資人開始對企業進行紀律檢驗,在某個時候,我們需要一些證據來證明這項投資能帶來怎樣的回報。」

與此同時,亞馬遜 (AMZN-US) 與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則展現出 AI 投資成果,獲得市場肯定。亞馬遜雲端(AWS)營收加速成長,股價週五(31 日)大漲近 10%;Alphabet 則因雲端與 AI 服務需求強勁,上漲 2.5%。

《彭博》指出,AI 投資已不再足以打動投資人,市場現階段更聚焦於「實際營收成長」。

以過去一週大型科技公司財報的截然不同的反應為例:Alphabet 和亞馬遜的高層承諾將加大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也展示了過去的投資已經初見成效。

Alphabet 透露,第三季基於生成式 AI 模型的產品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三倍,Google Cloud 銷售額年增 34%,達 152 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

亞馬遜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則表示,旗下 AI 購物聊天機器人可望為公司帶來每年額外 100 億美元銷售額。

相較之下,Meta 則由於缺乏雲端業務支撐,難以向市場證明 AI 投資成效,儘管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強調 AI 在廣告投放與互動上的進步,仍未能打消華爾街疑慮。

Jensen Investment Management 投資經理 Allen Bond 指出:「這是我們首次看到資本支出增加並未獲得一致回報。現在投資人更重視資本報酬率。」

儘管部分企業受挫,但整體 AI 概念仍被視為市場利多。輝達股價本週大漲近 9%,市值突破 5 兆美元,成為全球首家達此規模的公司。

其他受惠股包括希捷科技 (STX-US) 與威騰電子 (WDC-US) ,伺服器製造商美超微 (SMCI-US) 及晶片巨頭博通 (AVGO-US) 本週漲幅均逾 4%。

即便是重型機具製造商卡特彼勒 (CAT-US) ,也因資料中心建設熱潮上漲 10%。
儘管蘋果的財報喜憂參半,但在 AI 領域的投入低於其他大型企業,其股價本週仍上漲了約 2.9%。

《彭博》指出,整體科技業財報普遍優於市場預期,有助於緩解投資人對股市高估值的擔憂。

「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中已有六家公布財報(包括特斯拉 (TSLA-US) ),整體獲利年增約 27%,遠高於先前預估的 15%。相比之下,標普 500 企業的獲利成長約為 13%。

Gordon 表示:「科技股的盈利預期在財報發布前就已經上調,而實際業績仍然超出預期。這對市場來說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支撐。」

報導指出,投資人接下來的焦點將轉向輝達 (NVDA-US) 11 月 19 日的財報。

該公司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近期在華盛頓發表樂觀展望,市場對其業績寄予厚望。由於輝達在 AI 生態系中居於核心地位,一旦業績不如預期,恐引發市場連鎖反應。

紐約梅隆銀行市場策略主管 Bob Savage 表示:「大型科技股表現優異,很難看空一個如此持續盈利的行業。」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