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在南韓APEC峰會談中韓合作、習近平時隔11年再訪韓引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吸引各方關注。南韓媒體指出,時隔 20 年再次承辦 APEC 峰會,有助於提升南韓的國際形象與外交影響力。

在會議期間,中美元首於釜山機場會晤。美國總統川普會晤結束後返回美國,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則留在南韓參加 APEC 峰會,凸顯中國在區域事務中的重要角色。
中韓領導人握手象徵合作意向
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此次行程主要是出席南韓慶州舉行的 APEC 峰會,同時包括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會晤,這是習近平時隔 11 年再次對南韓進行國事訪問。
10 月 31 日上午,中韓領導人在 APEC 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上握手並合影留念。
多家中國媒體報導指出,中韓領導人握手象徵雙方希望加強合作,推動對兩國及地區有益的實務合作。
南韓總統李在明對習近平出席慶州 APEC 會議表示歡迎,展現韓方對此行的重視。
依照 APEC 慣例,2025 年輪到南韓主辦一系列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但並不代表所有成員國領導人必然參加。
其中,川普就未完整出席此次會議,在第一階段會議開始前返回美國。外界普遍認為,川普此行主要是為了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
李在明強調中韓經濟合作重要性
11 月 1 日,南韓總統李在明在 APEC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結束後舉行記者會,介紹會議成果。
他表示,中韓經濟合作對兩國具有重要意義,兩國地理相鄰、經濟高度互補,政府均致力於提升民眾生活水準。
李在明指出,韓方將積極創造機會,促進中韓對話與交流,共同推動東北亞和平與穩定,並在經濟合作及民間交流等領域深化與中國的合作,探索如何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方面發揮作用。
習近平時隔 11 年再訪韓 引發關注
習近平時隔 11 年再次對南韓進行國事訪問,引發南韓社會關注。
回顧 11 年前,當時南韓總統為朴槿惠,中韓關係相對穩定。習近平訪韓後,朴槿惠曾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0 周年閱兵。
然而,隨著薩德防禦系統部署事件,中韓關係一度緊張。
近兩年,隨著國際局勢及經濟民生變化,南韓民眾對中國的態度有所改善,赴中國旅遊成為南韓年輕人的新流行選擇,中韓關係改善也促進經濟合作。
李在明指出,中韓自 1992 年建交以來形成互補型產業結構和供應鏈,雙方在全球經濟不確定環境下仍保持穩定的貿易與投資合作。
半島無核化與安全議題受關注
南韓方面關注的議題之一是半島無核化。南韓總統室發言人姜由楨在 10 月 31 日表示,中韓領導人會談涵蓋半島無核化及和平等相關議題,顯示韓方對推動無核化及地區和平抱持期待。
另一方面,川普在訪韓結束前批准南韓建造核潛艇。韓方強調,該計畫指的是核動力潛艇,而非搭載核武器的潛艇。
分析指出,南韓確實需要更新老舊潛艇,且作為美國盟國,在軍事裝備上需保持現代化,但相關變革仍需謹慎推進,以避免引發地區緊張。
在 APEC 會議期間,中韓關係有所改善,兩國領導人的會晤,尤其是中國領導人時隔 11 年對南韓的國事訪問,凸顯韓方在外交與安全議題上保持謹慎態度。
- 從總經到ETF一次掌握市場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