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料危機有解!美國將宣布安世中國工廠恢復車用晶片出貨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本周「川習會」完成之後,華爾街日報 (WSJ) 等多家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白宮即將宣布,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位於中國的工廠將恢復晶片出貨,此舉對正煩惱車用晶片供應吃緊問題的汽車製造商來說是大好消息。

知情人士說,恢復晶片出貨的框架,將由川普政府為美中在南韓達成的貿易協調款附上的事實說明書 (fact sheet) 詳細說明。
目前白宮尚未立即回應此報導,路透指出,白宮預定周五稍晚公布這份文件。
供應缺口加劇
荷蘭政府 9 月 30 日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出手接管中國聞泰科技 (600745-CN) 持股的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並罷免執行長張學政,這引發中國強烈反彈,下令禁止中國工廠出貨,生產線因而陷入停擺。張學政同時也是聞泰科技創辦人,而聞泰約有三成股權與中國官方關係密切。
安世半導體是汽車和消費電子產業晶片的關鍵供應商,這起事件讓歐洲汽車供應鏈面臨斷料危機,也凸顯在美中科技角力下,歐洲再度被推上地緣政治風暴前線。
在中國切斷安世晶片出口之後,世界各地汽車製造商已經準備好面對減產、甚至全面停產。歐洲汽車業近期加緊趕工,避免生產突然中斷,供應商也一直在控制福斯 (Volkswagen)、寶馬(BMW) 等主要汽車製造商的零件產量。
各產業組織已經陸續對潛在的生產中斷提出警告。美國最大的汽車供應商協會上周表示,美國汽車業距離生產停擺只剩下「二到四周」的時間。
福特汽車 (F-US) 執行長形容這是一個「全產業性的問題」,需要政治層面的解決方案。生產 Jeep SUV 的 Stellantis(STLA-US)透露,已成立一個「戰情室」(war room)監控情勢發展。
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則表示,目前晶片庫存足以支撐到 11 月第一周,不會影響生產。
爭議由來已久
安世半導體前身是荷蘭晶片巨頭恩智浦半導體 (NXP-US) 旗下一個部門,專門生產標準晶片產品,於 2017 年獨立營運,2019 年被聞泰科技全資收購,目前為聞泰科技全資子公司。根據財報,安世半導體 2024 年營收約人民幣 147 億元,約占聞泰科技該年度總營收的六分之一。
雖然安世並不生產複雜或先進的晶片,但其大規模生產的標準晶片是所有電子產品的基礎零件,在德國和英國均設有晶圓製造廠,對歐洲汽車業至關重要。安世除了中國的組裝與測試廠之外,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也設有生產工廠。
根據先前報導,安世在 9 月 30 日收到荷蘭經濟部來函之後,美國 10 月 1 日對中國企業實施更嚴格的出口管制,把聞泰科技子公司列入「黑名單」,禁止未經許可採購美國產品。
隨後,中國 10 月 9 日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10 月 10 日再對美商高通 (QCOM-US) 啟動反壟斷調查,並對美國擁有、營運、建造或懸掛美國旗幟的船舶徵收港口費。
川普 10 月 10 日在 Truth Social 發文回擊,宣布 11 月 1 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同時擬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對中出口管制。
至於本周四 (10 月 31 日) 達成的美中貿易協議,則是川習兩人六年來首次面對面會晤後達成的成果。根據已公布協議內容,中國同意延後實施對稀土的廣泛出口管制,並恢復採購美國黃豆等農產品。
作為交換,美國承諾將中國與芬太尼相關的關稅減半,並暫緩原訂於 11 月開始實施、針對中國商品的 100% 懲罰性關稅。同時,美國也同意將一部份針對北京的對等關稅暫緩一年。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