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從「政策補貼」到「企業補貼」!長安、奇瑞、蔚小理齊推購置稅補貼 瞄準政策過渡期訂單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近期,長安汽車 (000625-CN) 、奇瑞汽車 (09973-HK) 等中國車廠陸續推出「企業版購置稅補貼」,一場圍繞消費端的「補貼助力賽」正悄悄展開。這項行動與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調整密切相關,中國工信部等三部門發佈公告,要求 2026 年起列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車型必須符合新要求,購置稅將從「免徵」逐步轉為「減半徵收」。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長安、奇瑞、蔚小理齊推購置稅補貼 瞄準政策過渡期訂單(圖:Shutterstock)

《中國商報》報導,在政策過渡期內,部分消費者擔憂購車成本上升,車廠因此率先「接棒」穩訂單。


長安汽車周二 (28 日) 宣布,為今年 11 月底前鎖單用戶提供購置稅補貼,涵蓋符合 2026 年技術要求的產品,極氪也為煥新極氪 001 和極氪 7X 推出「安心等車保障計劃」,包括氪置汽車兜底和積分獎勵。

小米、蔚來、理想等車廠也同步跟進,針對跨年交付車輛,透過差額補貼券、尾款現金減免等形式,彌補用戶因政策產生的費用差額,最高補貼達 1.5 萬元 (人民幣,下同)。

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分析,車廠補貼短期內將刺激銷量,緩解政策過渡期的訂單波動,部分觀望消費者或趁窗口期提前購車。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指出,補貼不僅抵銷價格波動,更加劇市場競爭,倒逼車廠改善產品配置與服務,加速產業洗牌,資源將向技術實力強的企業集中。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維持強勁成長,本月前 19 天新能源乘用車零售 63.2 萬輛,年增 5%,今年前 10 月累計零售 950.2 萬輛,年增率 23%。

這場「企業版補貼」不僅是短期促銷,更預示產業正從「政策驅動」向「企業主導、以用戶為中心」轉型。

報導指出,長期來看,中國政策調整將推動車廠加速升級,主要企業更有能力承擔補貼成本,中小型車場壓力增大,產業集中度恐將提升,而消費者也將更聚焦產品實際價值,倒逼車廠提升品質與售後服務。

付一夫指出,補貼是政策過渡的緩衝手段,既穩定市場,也為完全市場化鋪路。

但業內人士也提醒,消費者需警惕「補貼套路」,部分車廠可能捆綁裝潢、保險或限制特定配置,下單時應仔細核對合約條款。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