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7569倍超購+150%漲幅!「中國版Palantir」滴普科技成今年港股最火IPO 刷新​港股AI股紀錄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今年港股主機板 IPO 市場的「超購王」與「漲幅神話」周二 (28 日) 誕生,有「企業級大模型 AI 應用第一股」之稱的滴普科技(01384-HK) 當日開盤即暴漲 111.93%,最終收漲 150.56% 至每股 66.8 港元,總市值 218.19 億港元,不僅刷新年內港股主機板新股漲幅紀錄,更以公開發售 7569.83 倍的超額認購、超 23 萬人參與的火熱認購,登頂香港史上主機板 IPO 超購倍數榜首。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版Palantir」滴普科技成今年港股最火IPO 刷新​港股AI股紀錄(圖取自滴普科技官網)

滴普的「開門紅」早有預兆。從招股階段起,便以罕見的投資人熱情引發市場關注。逾 7569 倍的超購倍數,不僅遠超同天上市的三一重工、劍橋科技等產業龍頭,更打破香港主機板 IPO 歷史紀錄。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現象既源於投資者對滴普科技「定價預期」的樂觀,更折射出對「稀缺性標的」的強烈追捧,在全球 AI 浪潮與企業數位轉型交彙的當下,滴普科技被視為「中國企業級大模型商業化落地」的標竿樣本。稀缺性背後是對標全球大數據與 AI 應用龍頭 Palantir 的技術路徑。

成立於 2003 年的 Palantir,憑藉解決複雜組織決策難題的全端技術能力,從數據整合到智慧決策建構起深厚壁壘,近年因 AI 應用爆發股價暴漲 26 倍,被視為「AI 信仰股」。

滴普科技自 2018 年成立以來,同樣圍繞「企業 AI 落地全鏈路痛點」打造技術閉環,從基礎層資料融合,到核心層模型工程,再到應用層智慧落地,形成「Data+AI」雙輪驅動體系,為企業提供從資料預處理到場景化 AI 數位員工的全流程支援,尤其是在營運決策、精準度等核心幻像中,以高精度地提升。

技術循環的紮實落地,讓滴普科技的績效成長具備說服力。2022 至 2024 年,滴普的營收從 1 億元 (人民幣,下同) 增加至 2.43 億元,複合成長率達 55.5%,今年上半年營收 1.32 億元,較去年同期激增 118.4%。這項數據驗證其技術商業化的可行性,也為資本市場注入信心。

除自身硬實力外,滴普科技的爆發更受益於多重外部紅利。政策層面,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數位中國建設」。

今年稍早的《數位經濟發展工作要點》亦強調「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支持 AI 技術創新」,與其業務方向高度契合。

在全球趨勢上,AI 已成為大國競爭焦點,今年全球 AI 應用市場規模達 185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近 29%,其中企業級應用佔比超 60%。

IDC 預測,2026 年 AI Agent 將涵蓋 70% 企業前沿決策場景,而滴普科技的企業級大模型解決方案正聚焦這一先進領域。

更關鍵的是,中國國內企業數位轉型正從「工具應用」向「價值創造」躍遷,但 78% 已使用 AI 的企業中僅 1% 實現實質效益,核心痛點在於「技術與業務脫節」,而滴普科技的全鏈路服務能力,從資料治理到智慧決策,恰好破解了這個難題,助力企業在研發、製造、供應鏈等核心環節提升效率與精確度,這正是其被資本看好的底層邏輯。

專家認為,滴普科技上市首日的大漲與超購狂潮,本質是市場對「中國企業級 AI 商業化樣本」的投票。從適配港交所 18C 章規則,到與 Palantir 的模式共振,再到政策與產業需求的雙重賦能,滴普不僅標誌著本土企業已具備跟全球 AI 龍頭競爭的能力,更將為產業發展提供可複製的成長路徑。

以 218.19 億港元市值為起點,滴普科技的資本故事才剛展開。在數據成為核心生產要素、AI 驅動產業變革的時代,「中國版 Palantir」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書寫中國 AI 產業的新敘事。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