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逾500家上市櫃企業「水資訊」揭露有破口!安永拋3路徑打通水資源管理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根據最新的 ESG 數位平台資料顯示,台灣上市櫃企業在水資源資訊揭露上仍存在嚴重缺口。截至 2024 年,竟有超過 500 家企業未主動揭露關鍵的「用水密集度」資訊。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對此指出,上市櫃企業在 ESG 水資訊揭露方面面臨嚴峻挑戰,並呼籲企業應積極行動,建議可從三大路徑著手,徹底打通水資源管理的任督二脈。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逾500家上市櫃企業「水資訊」揭露有破口!安永拋3路徑打通水資源管理。(圖:shutterstock)

詳細數據令人憂心:在逾千家上市公司中,有 126 家未揭露其用水量,更有 245 家未揭露用水密集度;而 849 家上櫃公司中,未揭露用水量者有 212 家,高達 334 家未揭露用水密集度。以揭露狀況較差的用水密集度來看,合計有 579 家上市櫃公司未能揭露此項指標。所謂用水密集度,意指「每單位產出所消耗水量」,例如每百萬元營業額消耗 10 公噸水,此項數據是衡量企業用水效率與環境責任的關鍵指標。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確信及碳資產管理服務負責人林孟賢指出,不論是出於日益趨嚴的法規要求,或是日益增長的社會責任壓力,企業都面臨節水需求的空前增長。企業勢必要積極規劃提高用水回收,或投資於先進的水資源管理設備和技術。他強調,企業可以從以下三條關鍵路徑,將水資源管理融入營運核心:

路徑一:依循水資源揭露指南,建立數據管理系統

為了引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更注重水資源保護與管理,經濟部水利署已結合環境部與內政部等單位,依據國際 GRI 303 準則共同編製了《水資源 ESG 報告書揭露實務建議指南》。企業應積極參考此指南,針對營運範圍完整揭露與水資源管理相關的資訊,涵蓋取水、耗水、排水、再利用等基本量化指標,並輔以實例說明來推動水資源管理。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用水數據蒐集與管理系統,藉此提升用水效率,並加強與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溝通,有效且透明地展現企業的水資源量化績效。

路徑二:掌握節流政策時機,提高回收效率

政府在 2023 年發布徵收耗水費,針對超過特定用水量的企業收取附加費用。儘管給予用水大戶調整的緩衝期(即「減半徵收」措施),但該緩衝期已於 2025 年 6 月 30 日結束,企業勢必要重新評估用水策略,並大幅提高用水回收效率。根據規定,企業可透過耗水費的減徵及抵減項目的認定來降低營運成本,例如,進行用水回收率查證,若能優於同業回收率區間,即可獲得費率優惠。此外,使用合規的節水設備與投資水資源的開發,例如過濾系統、回收系統、海水淡化供應系統和蓄水設施等,都是企業達成節水目標、提高回收水與再生水比例的關鍵舉措。

路徑三:善用綠色融資工具,加速永續基礎建設

金融業現已提供多種綠色融資方案,專門用於解決氣候變化、能源使用、生物多樣性及水資源管理等關鍵環境問題。根據櫃買中心統計,目前流通在外的綠色債券發行約 144 檔,共新臺幣 4,209 億元,企業可積極利用這些資金,投入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雨水收集系統的安裝、以及節水技術的推廣等。投資者也可以確保資金直接流向這些環保項目,共同促進水資源的保護和永續利用。

林孟賢最後指出,根據聯合國 2024 年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全球約半數人口每年在某些時期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早在 2022 年的 CDP 水資源調查更顯示,近七成企業已意識到水資源風險可能造成供應鏈不穩定,對營運產生重大影響。他建議,企業應主動且透明地揭露水資源使用資訊、積極提高用水回收率、並善用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來支持永續發展目標,不僅能提升經濟效益,更能展現企業對環境保護的堅定承諾。

表、上市櫃公司用水資訊揭露

2024

上市公司 (更新)

上櫃公司 (更新)

合計

總家數

1,039

849

1,888

未揭露用水量家數

126

212

338

未揭露用水密集度家數

245

334

579

未揭露用水量家數占比

12.13%

24.97%

17.90%

未揭露用水密集度家數占比

23.58%

39.34%

30.67%

資料來源:ESG 數位平台 (截至 2025/9/26 資訊)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