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向雙11「投豆包」 抖音以AI應用導流電商
鉅亨網新聞中心
「AI 導購」已成為中美科技巨頭競逐的焦點,正重塑購物體驗。在中國電商巨頭積極佈局雙 11 之際,字節跳動旗下的 AI 應用「豆包」悄然加入這場「AI 導購」暗戰,並效仿國外做法,直接讓 AI APP 給電商業務導流。

過去一個月,不少用戶注意到,豆包開始接入抖音商城,用戶詢問購買建議時,豆包會提供多款產品,並附上藍鏈,點擊後即可跳轉至抖音完成購買。豆包涵蓋了數碼、家電、母嬰、美妝、家居,甚至接入了到店餐飲團購券,將觸角延伸至本地生活場景。這使得豆包成為中國首個大規模向電商跳轉導流的 AI APP。
豆包 MAU 達 1.57 億
抖音電商向 AI 尋求流量有其重要原因。今年上半年,淘天和京東砸下巨資,入局外賣、即時零售和本地生活,與美團等展開鏖戰。然而,抖音未能成為這幾場大戰的主要玩家。度過相對沉寂的大半年後,抖音掏出了培育多時的新武器——豆包,準備在今年雙 11「上上強度」。
抖音電商近年來一直在猛追淘天。雖然抖音電商的增速較快(2024 年 GMV 已達約 3.5 萬億元,預計 2025 年目標為 4.2 萬億元),但整體規模仍不到淘天(估算約 8 萬億元)的一半。隨著直播電商逐漸降溫,以貨架場景為主、貢獻超 40% GMV 的抖音商城,需要找到更多流量來源。
豆包提供了這個潛在的流量池。根據 QuestMobile 的數據,今年 8 月,豆包的月活躍用戶(MAU)已達到 1.57 億,反超 DeepSeek 躍升為中國 AI APP 第一。
相比淘天和京東選擇「電商 + AI」(著眼於提升用戶體驗而非吸引新用戶),豆包作為一個內容基因更強、擁有數億活躍用戶的獨立 AI APP,具備了做「AI + 電商」的條件。從豆包跳轉至抖音電商的用戶,更容易帶來新增量。
豆包初試啼聲現「槽點」
儘管豆包的嘗試充滿想像空間,但其初次「握手」抖音電商,用戶體驗上可謂「槽點滿滿」。例如,在實測推薦約一萬元雙開門冰箱時,豆包推薦的五款產品中,只有一款符合預算,其他幾款價格僅為二、四、七千元不等。
此外,豆包提供的參考價與跳轉至抖音商品頁面的外顯價格也存在不一致。
更離譜的是,豆包在「雙 11 優惠提醒」中,曾出現「不顧出身,主動為別人作嫁衣」的情況,建議用戶關注「京東 10 月 31 日有滿減活動」,以獲得最佳優惠。這類錯誤源於豆包引用了五花八門、不太可靠的資料,包括各大電商平台和家電品牌的宣傳稿。
不過,豆包在推薦本地生活團購套餐時,信息則相對準確而豐富。
與國外同行的熱情相比,中國新 BAT(阿里、騰訊、字節)對於 AI APP 接入電商普遍較為謹慎。儘管 OpenAI 已積極與沃爾瑪等合作,實現 APP 內即時結帳,但中國大公司的嘗試並未全力以赴。騰訊的元寶曾在 8 月嘗試鏈接京東買書,但不到兩個月便縮了回來。字節以豆包作為試驗田,但用戶仍需要跳轉至抖音商城才能完成購物。
豆包接入抖音商城,釋放出一個信號:在錯過外賣、即時零售和本地生活的行業戰爭後,抖音不能再缺席 AI 電商之戰。利用豆包挖掘新增量,抖音電商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戰場。
- 從總經到ETF一次掌握市場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