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看好美中貿易框架:等待簽署、但仍需等待川習會結果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分析師表示,美國與中國在本週末於馬來西亞舉行的談判中,雙方就多個爭議性議題達成初步共識,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完成最終協議奠定基礎。

根據《彭博》報導,中國官員表示,為期兩天的談判在週日結束,雙方就出口管制、芬太尼以及運輸關稅等問題取得初步一致。
受談判利多消息刺激,恒生中國企業指數週一最高上漲 1.3%,滬深 300 指數最高上漲 1%,亞太 MSCI 全指數亦上漲 1.5%,創下盤中新高。同時,美元對主要貨幣略微走弱。
分析師指出,此波行情反映市場對風險資產的信心改善,但最終仍需等待川習會結果以確認後續方向。
以下是分析師怎麼說:
新加坡盛寶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 Charu Chanana 表示:「從表面上看,這對雙方都是一次形象上的勝利。美國可以降低與稀土和電子產品相關的通膨及供應鏈風險,而中國則避免全面關稅,並保持出口通道暢通。但在領導人峰會正式簽署協議之前,這只是停火延長,而非真正突破。」
Chanana 表示,在中國方面,可能受益的包括出口商、硬體製造商、電動車供應鏈、物流及網路平台;而若出口管制延後,稀土礦商可能表現落後。
在美國,科技硬體與半導體公司可能因供應鏈透明度提升及通膨壓力緩和而受益。
激石集團策略師 Dilin Wu 指出,「短期反應可能會偏向審慎樂觀。」
亞洲及中國股市有望受益,尤其是科技、製造與出口相關產業。主要指數如恒生指數可能上漲,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也可能小幅回升,反映風險偏好改善。
市場仍將關注川習會的結果,因此任何漲幅可能相對有限,更反映投資人對風險資產情緒的改善,而非市場大幅飆升。
墨爾本 Vantage Markets 分析師 Hebe Chen 表示:「對於長達數月的關稅混亂,一個『明確』的訊號正是雙方目前所需要的。對川普而言,這是整理關稅戰場,以便進入下一階段政策;對習近平而言,這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是結束長期僵局的必要措施,他已無法再拖延下去。」
Chen 指出:「這場外交緩和應能帶動中國股市的短期反彈,科技及出口導向產業將領漲,因投資人將近期風險因素排除在外。」
她說:「雖然最終會談可能象徵性大於實質協議,但即便暫時清除這個障礙,也有助於恢復美國及亞洲股市的信心。」
北京投資銀行香頌資本董事 Shen Meng 說:「雖然談判細節尚未正式公布,但美中雙方的新聞稿顯示,尚未達成具體協議。」
取而代之的是,雙方建立了後續談判的框架,而這已足以提振 A 股市場情緒,並有利於科技與出口相關產業。
瑞穗銀行亞洲宏觀研究主管 Vishnu Varathan 表示:「我認為從川普方面傳出的訊號對雙方都有利,因為不必要的損失得以避免。中國股市可能因此上漲,因為迫在眉睫的利空已被緩解。」
Varathan 說:「與其進行結構性押注,不如採取機會主義的操作策略。隨著障礙減少、美國軟體出口受阻的威脅消散,科技股可能表現良好。」
野村控股亞太股票策略師 Chetan Seth 表示,建設性的中美貿易談判為市場奠定了積極基調。股市,尤其是香港和中國大陸股市。
他說:「接下來一週,所有焦點將放在習近平與川普的會晤,以及美國大型科技股財報上。」
Capital.com 資深市場分析師 Kyle Rodda 表示:「這對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股市來說,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尤其是如果關稅下調,例如取消或減少芬太尼關稅,將移除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障礙。」
Rodda 說:「顯然,中國仍處於經濟疲軟、可能偏向通縮的狀態。貿易增加與貿易不確定性下降所帶來的活動提升,將有助於改善此情況,其好處也可能波及整個區域。如果全面貿易協議得以實現,這將比預期來得更早,因此對各方都是利多。」
包括澳洲聯邦銀行 Joseph Capurso 在內的策略師則表示,如果川普與習近平達成協議,本週澳元可能觸及一個多月以來的最高點;雖然雙方不太可能在所有議題上取得突破。
他說:「我們判斷市場預期已因週末消息而上升。我們的基本預期是延長貿易休戰以保持溝通管道暢通,並就部分議題達成協議。」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股神領路.日本啟航!跟上日本商社投資熱潮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