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持有黃金424噸 市值約1.8兆元 楊金龍:外匯存底充裕會再考慮買入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 (23) 日赴立法院財委會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多位立委關注央行持有黃金議題。目前央行持有黃金約 424 公噸,全球排名第 15 名,市值約 1.8 兆元新台幣,帳面獲利近十倍,未來「只買不賣」立場是否改變?楊金龍表示,今年以來央行並未增持黃金,未來外匯存底充裕會再考慮買入,對於黃金價格後市,他重申「央行不會猜測、也不會預測」。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指出,央行現有黃金成本僅約千億元,如今評價暴增至 1.8 兆元,「堪稱超高報酬投資」,質疑央行是否考慮逢高出脫或轉為調節使用。楊金龍回應,央行黃金以穩定資產為定位,不以投機為目的,原則上不會出售,「但若外匯存底足夠,也會考慮再買入」。
他回顧過往,央行在 1970 年代因台美貿易順差問題大量買入黃金,當時目的在於平衡貿易,但美方並未承認該作法,最終未能發揮平衡效果。楊金龍強調,「當時買進確實提升資產價值,但美國不承認其為貿易平衡措施,因此後來不再採取類似手段了。」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關注黃金議題,在全球去美元化趨勢升溫下,許多國家持續增持黃金,台灣是否跟進布局?楊金龍回應,今年以來我國並未增加黃金持有量,多數主要央行亦未擴大買進,目前較積極買黃金的國家為俄羅斯、中國、印度與哈薩克 (規模較小),整體而言,黃金漲勢並非由各國央行操作所致,近期金價上漲,主要動能來自民間資金推動,尤其是印度,而非官方買盤。
賴士葆追問,川普 2.0 政策帶動黃金、虛擬貨幣等實體資產漲勢,是否代表持有非現金資產較佳?楊金龍低調回應,無法這樣下定論,只強調對於黃金後市,「央行不會猜測、也不會預測」,維持審慎中立立場。
賴士葆關切美國聯準會 (Fed) 下周 FOMC 會議是否再度降息,及其對新台幣匯率走勢的影響。楊金龍表示,根據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的說法,市場普遍預期 10 月及 12 月可能再各降息一碼,但他強調「不宜過度猜測」,上次降息之後美元反而走強,匯率變化萬千,提醒外界不要將降息與美元貶值劃上等號。
楊金龍重申,金融市場的走勢常常與市場預期不同,對於是否因降息導致新台幣升值,他認為仍有不確定性,這並非「預測」、而是「猜測」,這樣容易誤導投資人。
此外,郭國文也關切新興的穩定幣 (Stablecoin) 對金融體系可能帶來的衝擊,他表示,跨境交易使用穩定幣手續費低、速度快,恐影響現行匯兌業務。楊金龍回應,若穩定幣「成功且好用」,確實可能取代部分傳統跨境交易,但前提是須有完善法制規範。他指出,央行正與金管會合作,將穩定幣納入即將上路的《虛擬資產服務法》,透過專法建立監管機制,以防偽造及非法使用。
楊金龍強調,央行將密切關注國際穩定幣發展,兼顧創新與金融穩定,對於虛擬資產產業也會謹慎監理。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