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政府關門22天未解 學者警告拖久恐掀信心崩盤連鎖效應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美國政府停擺至今,到周三 (22 日) 為止已經 22 天,雖然目前對經濟的影響相對有限,但隨著僵局進入第四周、而且很可能成為史上最久的一次,經濟學家愈來愈擔心衝擊恐怕變得更嚴重。外界開始討論,經濟可能出現「重大裂縫」或「斷層」,進而傷及整體經濟。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政府關門22天未解 學者警告拖久恐掀信心崩盤連鎖效應 (圖:Shutterstock)

當政府關門於 10 月 1 日開始時,多數經濟學家還不太擔心。根據以往經驗,政府關門每持續一周,將使 10 月至 12 月一季年化後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 成長率折損約 0.1-0.2 個百分點。不過,這些初步估算也都提到,隨著關門時間拉長,風險將持續上升。


牛津經濟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 的經濟團隊指出:「政府承包商、其他私人企業及消費者都會受到連鎖效應,這些影響雖然比較難預測,但隨著時間拉長,對經濟的干擾會越來越大。」

目前政府關門已進入第 22 天,為歷史上第二長的紀錄。如果持續到 11 月 4 日之後,將創下史上最久的政府關門。

這次政府關門之所以比以往更令人憂心,是因為範圍更「全面」。以往停擺期間,仍有部分聯邦機構獲得資金並持續運作,只有部分政府部門停擺。但這次的規模更大,幾乎可說是全面癱瘓。

也因此,各界對美國經濟可能遭受「持久損害」的討論愈來愈多。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Nancy Van Houten 說:「若政府停擺持續到 11 月中旬、並與年底購物季重疊,我們就要開始擔心會出現更長遠的傷害。」

一些州政府已警告低收入居民,政府停擺可能導致俗稱的「食物券」(SNAP) 無法發放。在食品價格居高不下之際,目前 4200 萬美國人仰賴此計畫。

聯邦員工也無法領到 10 月 18 日為止一周的薪水。此外,政府中那些「無聊但重要」的部分──例如執照核發、許可申請、合約簽署──全都停擺,導致許多企業運作陷入僵局。

經濟學家擔心,這些對全國經濟規模而言相對小、但對個人極具痛苦的干擾,累積到一定程度,可能讓消費者與企業信心崩潰、削減支出,進而讓經濟陷入惡性螺旋。

Van Houten 指出,大家真正憂慮的是「信心喪失」的連鎖反應——「消費支出減少通常會導致更多裁員,而裁員往往又會使支出進一步下降。」

她表示,美國經濟本就處在「搖搖欲墜」的狀態,就業市場疲弱,低收入家庭的支出壓力更為沉重。

回顧 2011 年 8 月,當時共和黨與民主黨因舉債上限爭議陷入僵局,曾導致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急劇下滑,民眾縮減開支。

雖然經濟學家警告信心下跌的風險,但也承認他們沒有明確答案。

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美國資深經濟學家 Jonathan Millar 表示,目前缺乏政府資料,使經濟情勢「如同登上月球背面一樣黑暗」,幾乎無法掌握。

此外,由於信心崩潰往往突發且難以預測,其影響極難預先評估。

摩根士丹利美國首席經濟學家 Michael Gapen 表示,若政府關門持續到 11 月中旬,他對經濟狀況將更加憂心。

標普全球 (S&P Global) 美國經濟研究主管 Mark Zdinak 指出,消費者與零售商的假期季節啟動時間愈來愈早,即便在聖誕節之前政府就恢復運作,仍可能對經濟造成影響。

Millar 目前預測第 4 季 GDP 年增率為 1%,但若政府停擺持續到 11 月,GDP 成長率可能轉為零、甚至負數。

Gapen 也擔心,若關門時間過長,可能與其他衝擊因素疊加——例如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導致企業與消費者延後支出決策。

他指出,政府員工若擔心是否能領回薪資或是否被解雇,這種恐懼也可能蔓延到民間部門。

本月稍早,川普政府已發出超過 4100 份裁員通知,但一名聯邦法官上周暫時下令禁止相關解雇。

美國總統川普與部分官員曾表示,部分政府員工可能不會獲得補發薪資。

波士頓學院經濟學家 Brian Bethune 指出,這次政府關門正逐漸「抽乾」經濟中的流動性,「當資金流開始減弱,更多問題將暴露出來,發生企業破產的機率也會增加。」

這可能促使美國聯準會 (Fed) 提前結束縮表計畫,避免抽走更多市場流動性。倘若問題仍未獲得解決,Fed 甚至可能在 12 月祭出更大幅度的降息。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