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為何暴跌?高盛:極度擁擠的多頭引發技術性踩踏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在長達數周的猛漲之後,黃金與白銀周二 (21 日) 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日。現貨黃金價格盤中一度暴跌 6.3%,逼近 4000 美元大關,創下逾 12 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此次波動被業界視為罕見的「5 sigma」事件,現貨白銀的跌幅更為劇烈,曾一度下挫 8.7%。

對於這次突如其來的拋售,高盛交易員評論認為,黃金走勢圖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崩盤的「妖股」。
黃金市場的劇烈動盪也迅速傳導至相關股票,主要黃金生產商巴里克礦業 (Barrick Gold)、紐蒙特礦業 (Newmont Mining) 和 Agnico Eagle Mines 的股價在周二早盤均下跌超過 8%。
沒有「明顯導火索」:擁擠頭寸是主因
高盛分析認為,此次金價暴跌並無「明顯導火索」。高盛大宗商品交易台專家 Adam Gillard 指出,價格首先在亞洲交易時段走低,隨後在倫敦和美國市場開盤時觸發了大量的止損盤。
他解釋,由於此前的漲勢主要受到更廣泛的「貨幣貶值主題」持續推動,而非特定新聞驅動,因此很難將此次回調歸咎於某一具體的負面消息。這強化了技術性因素是主導力量的觀點。
對於這次十年來最大的百分比跌幅,最好的解釋在於「頭寸」問題。高盛指出,在經歷連續九周的漲勢後,市場的多頭頭寸變得「異常擁擠」或「極度擁擠」。
黃金是當時客戶中最受歡迎的多頭頭寸,在多數客戶調查中,超過 80% 的受訪者預期金價在年底前會上漲。Adam Gillard 據此認為,一場頭寸的「清洗」或許是不可避免的。
ETF 成為拋售主戰場
在此次市場波動中,ETF 扮演了核心角色,成為投資者快速建立和清算頭寸的主要工具。
據高盛數據顯示,黃金 ETF GLD 的成交額一度占美國所有上市 ETF 名義總成交額的 8%,這是其資料庫中有記錄以來最高。相較之下,黃金期貨的成交量雖有放大,但並未創下年內新高,這表明大量頭寸集中在 ETF 產品中。
逢低買入機會浮現?
儘管市場遭遇重挫,但高盛認為,驅動金價上漲的長期宏觀背景並未改變。例如,美國國債總額剛剛觸及 37.98 兆美元的歷史新高。
高盛交易員的觀點是,金價越高,那些尚未投資但想投資的群體就越大。因此,他們預期一旦市場出現企穩跡象,資本就會流入,這可能是一次「逢低買入」的機會。
- 2025降息周期,誰能決定美股走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