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66%!黃仁勳等押注的日本AI黑馬Sakana獲1億美元新融資 成立兩年多估值已達25億美元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The Information》周二 (21 日) 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日本 AI 新創企業 Sakana AI 正與美國及日本投資者洽談新一輪 1 億美元融資,此輪完成後其估值將從去年 9 月的 15 億美元躍升至 25 億美元,增幅達 66%。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66%!黃仁勳等押注的日本AI黑馬Sakana獲1億美元新融資 成立兩年多估值已達25億(圖取自Sakana AI官網)

Sakana AI 成立僅兩年,正以「自然進化」式技術路線,在 OpenAI、Anthropic 等巨頭的夾縫中,搶佔日本本土大模型賽道的話語權。


Sakana AI 共同創辦人 David Ha 曾是谷歌大腦高級科學家,主導過影像生成模式獨角獸 Stability AI 的研究部門,另一位創辦人 Llion Jones 則是 Transformer 論文作者之一、前谷歌 AI 研究員。

今年 8 月,David Ha 更登上《時代》2025 年百大 AI 人物榜單。團隊以「打造日本的 DeepMind」為目標,選擇了一條與主流不同的技術路徑,拋棄 Transformer 架構,模仿自然進化規律降低模型運算成本,其核心演算法將三種開源「原始 AI 模型作為「父母」,透過組合、測試、篩選生成超百個子模型,再迭代優化數百代,最終選出性能最優的「後代」,這種方法大幅縮短訓練週期,目標將大模型開發時間從數月壓縮至數星期,甚至是數天。

目前,Sakana AI 已推出三款日文模型 EvoLLM-JP、EvoVLM-JP、EvoSDXL-JP、江戶古風聊天機器人 Karamaru 以及開源框架 ShinkaEvolve,後者結合大模型與演化演算法,針對問題提出高效解決方案,宣稱在創造性及資源效率上優於 Transformer 架構。

商業化落地方面,Sakana AI 進展迅速,該新創公司今年 5 月與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達成合作,開發客製化 AI 模型。本月稍早,又與日本最大券商之一大和證券建立類似夥伴關係。

David Ha 先前表示,Sakana AI 與三菱日聯的交易可望推動公司在一年內獲利。此外,Sakana AI 也獲得日本政府撥款支持 AI 訓練計算資源採購。

融資歷史顯示,Sakana AI 已累計募資近 2.3 億美元;去年 1 月獲 45 億日元融資,Lux Capital、Khosla Ventures 等參投,去年 9 月也完成 2.14 億美元 A 輪融資,輝達也參與投資並成為大股東,助 Sakana AI 估值躋身 10 億美元。

不過,Sakana AI 面臨的競爭壓力不小。國際巨頭加速佈局日本市場,OpenAI 與軟銀合作,後者每年斥資 30 億美元採購 OpenAI 技術並成立合資公司,Anthropic 在 8 月設立日本國家負責人並籌備東京辦事處;加拿大 Cohere 也聘請了日本市場經理。

對此,Sakana AI 選擇押注「本土化」,聚焦日文模式與日本文化場景,降低對海外科技的依賴。David Ha 說:「對日本企業而言,擁有自己的基礎模型即使性能非頂尖,也有戰略意義。」

從 70 人團隊到估值 25 億美元,從技術突破到商業簽約,Sakana AI 正用「進化式創新」證明。在 AI 巨頭主導的格局中,本土創企仍能透過差異化路線撕開缺口。隨著與三菱、大和等日本重量級企業的合作深化,Sakana AI 能否成為日本大模型的「本土標竿」,值得持續觀察。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