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貨幣才是債務!橋水基金達利歐:黃金是最成熟貨幣 未配置或低配都犯了戰略錯誤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近日,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對黃金的深入思考,顛覆多數人對這項資產的傳統認知。

達利歐指出,多數人的誤解在於將黃金視為普通金屬,卻把法定貨幣當作「真實貨幣」,實則法定貨幣本質是債務,而黃金才是最古老、最成熟的貨幣形式。黃金像現金一樣具備購買力,長期實際回報率約 1.2%,卻不會被央行無限印刷貶值。
當市場泡沫破裂、國家信用體系崩塌(如債務違約或衝突),黃金作為「非法定貨幣」的價值就會凸顯。黃金無需創造債務就能完成交易,還能直接清償債務,是對沖股票、債券風險的「終極保單」。
在達利歐看來,黃金是「最穩健的根本性投資」,而非商品。跟白銀(工業需求驅動、波動大)、鉑金(用途限制)或通膨保值債券(本質仍是債務,依賴政府信用)相比,黃金的獨特性在於「普遍接受度」與「穩定性」,黃金是全球央行第二大儲備貨幣,歷史上 80% 的法定貨幣已消失或大幅貶值,黃金的風險遠低於任何政府債務。
關於配置,達利歐建議說:「歷史數據顯示,15% 的黃金部位能提供最適收益風險比。若想維持此比例又不犧牲預期收益,可將黃金作為組合疊加,或對整體組合適當加槓桿。」
至於戰術擇時,達利歐提醒普通投資人無需嘗試,黃金的核心價值是「長期對沖」。
更關鍵的是,黃金正取代美債成為新的「無風險資產」。當債務過度時,政府只有「違約或貶值」兩個選擇,而黃金的「非債務屬性」,使其成為央行與機構投資者的「終極儲備」。
對一般人而言,持有黃金不是為了短期漲價,而是為了在股債雙殺、信用崩塌時,守住財富的「最後一道防線」。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