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美股背後藏玄機?Fed前副主席示警美股泡沫化風險高 買債「甜蜜點」浮現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PIMCO 全球經濟顧問暨前聯準會副主席 Richard Clarida 博士發布觀點,聯準會(Fed)在 9 月下調政策利率,支撐經濟與就業,以平衡其「物價穩定」與「最大就業」的雙重目標。然而美國通膨率仍高於 Fed 目標,且相較於其他主要經濟體仍偏高。Clarida 預期 Fed 將進一步降息,但利率不會回到接近零,以避免通膨回溫。他示警目前位於高檔的美股有泡沫化風險,建議投資人「債優於股」。

儘管市場對關稅衝擊的擔憂之後,股市多頭情緒似乎回歸,但 Clarida 對美股的強勢提出質疑:「其中有多少是泡沫?」。他指出,投資人持有股票所獲得的額外盈餘收益,與持有名目美國 10 年期公債相比,差距甚微。
這意味,債券可能提供更佳的風險調整報酬。截至 2025 年 8 月,股票盈餘收益率(1 年預估盈餘除以 SPX 指數價格)與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之間的利差,已跌至近期低點,反映了股市的估值壓力。
Clarida 分析,儘管股市看似樂觀且通膨預期穩定,但較高的政策不確定性使得中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維持在高檔。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名目中性利率的差距已超過聯準會所暗示的水準。他認為,這不僅顯示市場對長期風險的定價提高,也反映市場對未來通膨與成長的不確定性升高,可能推升長期利率。
對於固定收益投資人而言,數據顯示:自 2024 年底以來,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最差殖利率首度超越聯準會政策利率,且可望維持此趨勢。但在過去,基準債券殖利率低於政策利率的情況極為罕見。Clarida 強調,高起始殖利率為固定收益資產帶來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歷史經驗顯示,債券在多種降息情境下表現優異,且政策利率下調後,債券殖利率通常會隨之下行。
在國際市場方面,另一長期趨勢亦再度浮現:德國 10 年期通膨連結債券(Linkers)殖利率已連續 2 年維持正值,結束十多年負值的狀態。然而,德國的通膨連結債券殖利率仍遠低於美國通膨連結債券(TIPS),後者自 2023 年以來維持在約 2%,遠高於全球金融風暴後曾一度為負的時期。更高的通膨連結債券殖利率,進一步顯示在當前不確定的總體環境下,固定收益資產具備吸引力與風險管理優勢。
Clarida 分析總結,在當前的利率和經濟週期中,固定收益資產的吸引力,與提供的風險調整後報酬,正成為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