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白銀價格一路創高 華爾街仍然持續看漲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今年,面對美國經濟和地緣政治經濟緊張局勢,股市和債市顯得愈發動盪,貴金屬重拾其避險交易的地位。

10 月初,現貨黃金價格首次突破每金衡盎司 4000 美元。現貨白銀價格也經數十年,首次突破每盎司 50 美元大關。數據顯示,現貨黃金交易價格周四 (16 日) 已經突破每盎司 4230 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而白銀交易價格也已站上每盎司 53 美元上方。
美元疲軟推動「價值貶損交易」
貴金屬受益於所謂的「貶值交易」,即當投資者對美元等法定貨幣的信心下降時,通常會轉向黃金等硬資產以維持或增加價值。彭博大宗商品策略師 Jim Wiederhold 確認,美元貶值與黃金上漲之間的相關性依然存在。此外,由於持有不產生收益的貴金屬成本變得更低,市場對進一步降息的預期也為貴金屬提供了推動力。
從今年的表現來看,白銀和鉑金期貨價格分別上漲超過 80% 和 85%。另一種常見的「白金族金屬」鈀金期貨價格也上漲了超過 75%,相比之下,黃金今年的漲幅超過 60%,反而在貴金屬中稍稍落後。
歷史漲幅佐證避險吸引力
貴金屬在歷史上的經濟危機中展現了強勁的抗跌性與增值能力。例如,在 2008 年股市崩盤之後,從 2008 年到 2011 年,白銀的漲幅超過 400%,而黃金和白金則分別錄得約 160% 和 130% 的漲幅。在 2020 年,由疫情引發的恐懼交易中,白銀上漲超過 90%,黃金和白金分別攀升超過 25% 和 65%。
專家認為,黃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類似於「泰迪熊」,能為持有人帶來「舒適點」,因此持有者很少會出售。
華爾街展望:金價上看 6000 美元
華爾街普遍認為貴金屬仍有進一步的增長空間。摩根大通分析師估計,如果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資產中,僅有百分之 0.5 轉移到黃金,金價就可能達到每盎司 6000 美元。
美銀策略師 Michael Widmer 雖然預期近期有修正風險,但仍看好長期上漲趨勢。他預測,到 2026 年,黃金價格和白銀價格有可能分別上升至 5000 美元 (平均 4400 美元) 和 65 美元 (平均 56.25 美元)。
短期修正風險與長期看漲
儘管長期前景光明,短期內的回調風險仍需警惕。美銀策略師 Paul Ciana 指出,黃金目前已連續八周上漲。自 1983 年以來,每當黃金連續七周上漲時,該金屬通常會在 1 個月內走低。Widmer 的同事也表達了短期下跌的可能性,即使長期趨勢依然完整,短暫下跌也可能嚇跑投資者。
Macquarie Bank 分析師預測,由於川普政府長期關稅政策缺乏明確性,白金族金屬價格可能會經歷拉回,但「這一跌幅將被買入」,且持續的美元疲軟將有助於價格在第一季度創下新高。
Jim Wiederhold 形容,大宗商品 (如貴金屬) 的價格變動模式是「乘電梯上去,走樓梯下來」,意指即便出現更廣泛的回調,也將是逐步且有條理的,而非隔夜暴跌。
- 2025降息周期,誰能決定美股走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