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管制擋不住!萬里眼造出90GHz超高速即時示波器 中國國產高端儀器的里程碑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的「卡脖子」打壓廣為人知,但高階儀器尤其是示波器的供應限制,正成為另一重技術封鎖的關鍵。

近年來,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IS) 多次更新《出口管理條例》(EAR),將高頻寬、高取樣率的高階示波器、頻譜分析儀及高速 ADC 等列入管制清單,要求對中國出口必須專案許可,部分型號直接禁運,例如頻寬≥60GHz 的數位示波器、量測頻率≥90GHz 的頻譜分析儀,以及 8-10bit 解析度下取樣率>1.3GSPS 的 ADC,皆被限制。
美國盟友亦跟進收緊管制。日本、德國等傳統半導體設備強國亦延長出口審批週期至 90 天以上,並將涉及量子計算、先進封裝等先進領域的設備被納入國安審查。
高端示波器是 5G 毫米波通訊、Chiplet 異構整合、光通訊等尖端研發的「眼睛」,其供應受限已導致中國企業、科研機構在新品測試與製程驗證中頻繁面臨供應中斷的局面。
中國高階示波器市場長期被是德科技、泰克、力科等西方廠商壟斷,國產產品集中於中低端,技術代差懸殊,國際領先示波器頻寬達 60-110GHz,國產最高僅 8-18GHz,這項「隱形弱點」嚴重限制中國高科技產業創新,而在 2025 灣芯展上,成立僅 2 年的深圳市萬里眼技術有限公司周三 (15 日) 發布中國首台帶寬 90GHz、採樣率 200G 的超高速實時示波器,以「慧眼」架構為核心,從技術、體驗到標準全面突破,徹底打破美國壟斷,為中國在 5G/6G 通信,高速 AI 晶片、高速車用晶片、下一代矽光晶片的開發上掃清障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
萬里眼執行長劉桑說:「萬里眼現在所做之事十分聚焦,就聚焦在高端測量儀器,特別是西方所管制的儀器。我們有 3 大領域 8 大系列產品,主要是已被西方國家所管制的,我們的方向非常清楚,優先解決卡脖子攻關的問題,是極為關鍵的,為什麼我們能在測試效率上面,特別是像智能掃參的專用模型上能夠做到百倍級提升?透過不斷去迭代,這種創新才能真正去為客戶創造價值。所以我認為,隨著整個國家的電子產業鏈不斷的往前發展,整個電子行業的向前發展和快速迭代,促進了相關產業鏈各個公司各個技術的創新,這才是創新的根本。」
劉桑還說:「在根本技術創新上,整個中國對數位晶片、化合物半導體晶片產業鏈的投資是極其迅速的,特別是化合物相關的模擬晶片、射頻、晶片、光電晶片,那麼它們發展速度一旦啟動的話,發展起來後對於底層裝置的突破很有幫助,會給我們非常多的驚喜。」
這次突破的核心在於萬里眼自主研發的「慧眼」架構,由 T 級即時擷取平台、超強算力平台與智慧資料平台三大模組組成,實現訊號擷取、處理、智慧化的全面升級。
T 級即時採集平台依托高速高密度接口,實現板級 3.2Tbps 極限處理性能,可精準捕獲皮秒級脈衝,完成數據完整捕獲的質變;超強算力平台首次將伺服器級硬體引入示波器,搭載 32 核處理器 (業界 4 倍) 與 128GB 記憶體,支援 FPGA 加速卡即插即用,算力與硬體加速能力大幅提升;智慧資料平台則透過 AI 推理與雲端協同,建構「邊緣即時處理 + 雲端深度挖掘」新模式,讓傳統示波器升級為「智慧示波器」。
在智慧化層面,萬里眼實現三大全球首創:智慧參數尋優演算法 10 分鐘遍歷萬種配置,將研發測試效率提升百倍;基於深度學習的智慧噪音抑制技術,消除系統噪音與抖動,讓微弱訊號測量成為可能;智慧故障診斷功能自動辨識碼間幹擾等訊號問題,定位產品故障根源,實現「全自動」分析。這些技術讓示波器從「工具」進化為「智慧夥伴」,大幅降低工程師調試成本。
產品設計上,萬里眼同樣顛覆傳統,其全球首款 18.5 吋全觸控式示波器,可視區域較業界提升 30%,無按鍵設計搭配類智慧終端的「三指滑動」「自由拖曳」手勢觸控,操作流暢如消費性電子;外觀採用「幹坤石」粉漆複合塗層,融合東方美學與航空質感;機身經高端航空級鋁材成型,兼具品級鋁材與優質精準度。這些改良不僅打破歐美儀器固定設計模式,更以「智慧終端式互動」「智慧居家式體驗」重新定義科學儀器操作邏輯。
劉桑強調,產品突破更在於「思維與標準」的突圍。長期以來,西方主導的測試標準與「路徑依賴」制約國產儀器應用,而萬里眼透過伺服器級算力、智慧互動與穩定性能,讓客戶「零學習成本」替換。目前,萬里眼電探頭、光探頭已進入華為、上海交大等 TOP 企業與大學測試,部分產品實現大量交付。
萬里眼市場總監劉正宗指出,中國超過 1500 家被制裁單位亟需國產替代,萬里眼正以快速響應與本地化服務搶佔市場,同時推動「中國標準」建設,已參與超高清 GPMI 標準測試生態,支持 UB、HSMT 等行業標準,以中國儀器支撐中國標準走向全球。
從技術參數到使用者體驗,從打破壟斷到定義標準,萬里眼這台 90GHz 超高速即時示波器不僅填補國產高端儀器空白,更標誌著中國電子資訊產業有了「中國標尺」,其誕生不僅推動國產替代加速,更將拉開中國科技產業群體創新大幕,助力實現更全面的自主可控。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