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劍指無人機供應鏈!美國將16家陸電子零件經銷商+香港3地址列實體清單 艾睿2子公司中招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IS) 周三 (8 日) 修訂《出口管理條例》(EAR),以「違反國安或外交政策利益」為由,將中國、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 26 個實體及 3 個地址新增至實體清單,其中 16 家中國實體及 3 個香港地址因涉及電子零件分銷及無人機貿易被重點列入,引發關注。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劍指無人機供應鏈!美國將16家陸電子零件分銷商+香港3地址列實體清單 艾睿2子公司中招(圖:Shutterstock)

BIS 指出,此次調整核心目標是打擊為特定代理組織 (YL) 及其關聯方採購美國原產電子零件的中間商網絡,相關實體多活躍於中國及香港,從事分銷、技術與物流業務。


3 個被列入的香港地址均跟先前遭美國海外資產管制辦公室 (OFAC) 制裁的 YL 電子供應網絡有直接關聯。

值得注意的,艾睿電子 (Arrow) 旗下兩家中國子公司艾睿中國電子貿易有限公司、艾睿電子 (香港) 有限公司亦在名單中,BIS 指控其為 YL 獲取美國產電子零件「提供了關鍵便利」。

16 家被列入清單的中國實體涵蓋電子科技、起重設備、電力控制等多個領域,包括北京凱文斯科技、甘肅水利起重設備、上海皕科電子等,3 個香港地址分別位於元朗、旺角等商業區。

BIS 指出,今後在這 3 個香港地址註冊或經營的實體,若涉及 EAR 管轄物出口,將自「拒絕」審查政策。

此次修訂自周三起生效,明確規定在生效前已啟運的貨物,若能在 11 月 7 日前完成出口、再出口或境內轉移,仍可適用原有許可例外,而 11 月 7 日之後所有與清單實體、地址相關的交易均需嚴格申請許可。

分析指出,BIS 此次行動延續了無人機供應鏈的針對性管控,透過「斷鍊」中間商遏制特定代理組織的美國技術取得能力。

對相關中國企業而言,不僅面臨出口限制,與全球供應鏈的合作也將因「實體清單」標籤承受額外審查壓力,而香港地址的單獨列入,更凸顯美方對跨境貿易節點的嚴密監控意圖。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