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與OpenAI的6吉瓦算力豪賭:重塑AI基礎設施的金融化新秩序
鉅亨網新聞中心
超微半導體公司 (AMD-US) 與 OpenAI 周一 (6 日) 共同宣佈一項具備里程碑意義的戰略合作計畫。OpenAI 承諾採購並部署多個硬體世代、總計高達 6 吉瓦算力的 AMD Instinct 系列 GPU,預計銷售潛在價值達 900 億美元。

分析師指出,這筆交易遠非單純的硬體供應協議。它是一份結構性的金融工具,將 AI 硬體銷售與股權聯盟緊密連結,直接關係到 AMD 的長期估值與 OpenAI 的基礎設施擴張。
算力換股:賭注的核心機制
本次合作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在於其獨特的股權激勵結構。作為交換條件,AMD 向 OpenAI 發行了認股權證 (warrant),允許 OpenAI 以每股 0.01 美元的極低價格購買最多 1.6 億股 AMD 股票。這批股權若全數行使,約相當於 AMD 在外流通股份的 10%。
認股權證的行使 (vesting) 是基於雙軌制結構。它不僅與 OpenAI 實際部署的 GPU 累積數量掛鉤,從最初的 1 吉瓦 MI450 部署開始,逐步邁向 6 吉瓦的上限,同時也必須達到一系列的 AMD 股價表現門檻。這些股價門檻從目前的基線 (市場開盤時約 225 美元) 開始,層層遞進,最高須達到每股 600 美元。
這種設計將獎勵與營運交付和市場認可綁定。AMD 執行長蘇姿丰明確表示,設計這一機制是為了確保「OpenAI 有動機讓 AMD 取得成功」。如果 OpenAI 能以巨大的需求推動 AMD 資料中心業務成長,並促使 AMD 股價上升至 600 美元,那麼這 1.6 億股股票的價值將高達 960 億美元,幾乎等同於硬體交易本身的潛在價值。
對 AMD 而言:加速成長與執行力的考驗
對 AMD 而言,這筆交易是其 AI 晶片戰略獲得市場驗證的最強催化劑。它預計將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並加速 AMD 實現每年 100 億美元 AI 收入的目標。這次合作的先鋒產品是預計於 2026 年下半年開始部署的 Instinct MI450 GPU。
然而,這場賭注也伴隨著巨大的執行風險。要交付 6 吉瓦的資料中心 GPU 容量,需要連續多年穩定的晶圓代工配額、基板供應和高頻寬記憶體 (HBM) 供應。特別是當 AMD 需要與 NVIDIA 等競爭對手爭奪台積電 (TSMC) 的 CoWoS 封裝產能時,任何供應鏈中斷都可能延遲交付。
這項合作也將成為 AMD 的開放軟體堆疊 ROCm 的首次「真正壓力測試」。與 OpenAI 的深度合作預期將加速 ROCm 的成熟度與生態系統的建設,幫助 AMD 從長期的軟體短板中突圍,吸引更多開發者。
對 OpenAI 而言:算力主權與財務對沖
OpenAI CEO Sam Altman 強調,公司需要「大規模運算能力」來實現 AI 的潛能。長期以來,OpenAI 高度依賴 NVIDIA 的 GPU。與 AMD 的深度結盟是 OpenAI 實施供應鏈多元化和算力主權防禦的關鍵策略。此舉不僅能獲得戰略議價權,還能確保在供應受限的市場中獲得可靠的硬體供應。
更重要的是,股權激勵結構為 OpenAI 提供了一種財務槓桿。隨著 AMD 股價因 OpenAI 的部署里程碑而上漲,OpenAI 持有的認股權證帳面價值將增加,產生的流動性可用於資助後續的 GPU 採購,從而減少直接的資本支出需求。這使得 OpenAI 在資本密集型的 AI 基礎設施建設中獲得了部分對沖。
AI 產業的新秩序
市場上多位專家認為,這項協議不僅僅是商業上的成功,它也代表著 AI 算力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資產類別。在輝達 (NVDA-US) 與微軟 (MSFT-US)、Oracle(ORCL-US) 等透過直接共同投資鎖定垂直整合基礎設施的模式下,AMD 則透過股權激勵模式,將未來的銷售業績轉化為基於股票的獎勵,獎勵消費而非排他性。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