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老公寓自備款壓力變大 全台逾30年老公寓銀行核貸成數僅74.9%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
全台老屋自備款壓力指數攀升,房仲業者根據聯微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屋齡 30 年以上的老公寓,平均鑑估房價為 1095 萬元,而銀行核貸成數僅 74.9%,換算自備款成數達 25.1%,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 3.3 個百分點,平均自備款金額也從 232 萬元拉高至 275 萬元。

而六都老公寓自備款成數同步增加,其中,又以台北市購屋族最辛酸,老公寓平均自備款拉高至 454 萬元,比去年同期多了約 70 萬元,幾乎是其他縣市 2 倍以上,單單自備款金額,已經可以直接在南部直接入手一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老公寓因總價相對親民,一直被視為首購族與小資族的「入門選項」。然而,銀行對老屋普遍態度保守,核貸成數多僅落在 7 成左右,近年隨著老屋房價同步走高,購屋族的資金壓力也不減反增,加上今年上半年持續受限貸令影響,推升銀行風險控管,放貸條件緊縮,使得核貸成數明顯縮水,而老屋還有裝修需求,老屋的現金門檻也越來越高。
尤其全台房價最高的台北市,想要卡位精華區,難免得屈就於高屋齡,但自備款水位隨之墊高,未來首購族若想進場,恐仍需借助家庭資金挹注,才更有力承接高漲的購屋成本。
另外觀察,今年上半年六都老公寓以台南市核貸成數最低,因此平均自備款成數最高,平均需準備約 27% 的自備款成數,自備款金額也拉高至 135 萬元,相較去年多了 32 萬元。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實務上並非總價越低,自備款就一定越少。今年台南老公寓的平均鑑價與去年僅差 2 萬元,但核貸成數卻明顯下滑,推估主因落在銀行對借款人條件的風險評估有差異。以去年台南老公寓申貸族群中,有部分為年收逾 400 萬元的高收入族,而今年高財力客群比例減少,且申貸主力年齡層從 30-40 歲上升至 40-50 歲,加上今年銀行放貸條件偏於保守,綜合因素下,讓核貸成數縮水幅度加大,購屋族得多準備一些自備款。
李家妮也提醒,老屋雖然總價相對低,但核貸條件會依物件狀況及申貸者財力條件而有明顯差異,購屋族在進場前,可先向銀行試算鑑價與可貸額度,避免資金規劃落差,尤其受限貸令,銀行核貸成數緊縮下,建議可比預期多準備 1 成以上的自備款,避免核貸結果不符預期,出現資金缺口,影響購屋計畫進行。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