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業併購浪潮來襲 一文看懂安成生、健喬、長聖為何出手
鉅亨網記者劉玟妤 台北
生技業近期掀起併購浪潮,今年 4 月安成生技 (6610-TW) 採換股方式,合併杜康藥業;健喬 (4114-TW) 採公開收購,以每股 24 元取得健亞 (4130-TW)15 至 30% 股權;長聖 (6712-TW) 同樣採換股方式,將取得聖展生技已發行 100% 股權。

安成生技以 1 比 1 換股並杜康藥業 拓展產品線
安成生技採換股方式,以 1 比 1 換股方式合併杜康藥業,並已在 9 月 30 日完成合併,資本額提高至 18.36 億元。董事長吳怡君表示,安成與杜康藥業皆有各自的資源與專長,合併有助整合雙方資源,並拓展產品線。
總經理蔡承恩指出,兩家公司皆有 505(b)(2) 法規途徑,安成聚焦老藥新用、杜康則專注 pro-drug(前驅藥) 開發,雙方開發策略一致。
安成原先有 AC-203 單純型表皮分解性水皰症 (EBS),以及 AC-1101 的環狀肉芽腫、異位性皮膚炎兩大藥物。AC-203 目前正在推進全球多國多中心第二 / 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明年可進行期中分析並展開授權洽談,AC-1101 則正向美國 FDA 申請孤兒藥資格認定。
合併杜康藥業後,安成新增了 NORA520 的創新口服藥物產品,用於治療產後憂鬱症,目前已完成美國臨床二期試驗收案,預計第四季解盲。
吳怡君提到,在 AC-203、AC-1101 以及 NORA520 三大新藥產品推進下,預計明年進入授權高峰期,為營運添柴火。此外,目前已啟動 IPO 計劃,目標 2027 年掛牌。
健喬公開收購健亞 15 至 30% 股權 健亞辦理私募反制 10/7 見真章
健喬透過公開收購方式,以每股現金 24 元取得健亞 (4130-TW) 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 15 至 30%,預估收購金額介於 4.14 至 8.27 億元,收購期間為 9 月 17 日至 10 月 7 日。
而健亞為反制健喬收購,決議辦理私募普通股案,最高不超過 8000 萬股,藉此引進「白衣騎士」,預計發行股數將占增資後股本的 40% 以上,有望迎來第一大股東,健亞董事長陳正也呼籲「不要把手中的股票賣給健喬」。
健喬強調,一直保持開放態度,並願意與健亞展開溝通,同時也指出,此次收購有助深化健喬與健亞合作關係,促進雙方資源共享的機會,也能強化台灣藥品供應鏈的韌性,攜手推動本土製藥產業整合與國際化發展。
長聖收購聖展 100% 股權 新增新藥產品線
長聖與聖展 10 月 2 日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以長聖發行新股為對價的股份轉換案,聖展每 1 股普通股,換發長聖新發行普通股 0.333 股,長聖將取得聖展 100% 股權。若以 10 月 1 日收盤價計算,總價金約 17 億元。
長聖收購聖展後,將強化長聖的產品線與技術組合,包括細胞治療、外泌體新藥等前沿領域,並拓展至神經性疾病、免疫治療與藥物輸送技術的應用。
長聖也將持續推進產品,包括 CAR001 及 EXO001,CAR001 異體細胞療法突破實體腫瘤的治療瓶頸,已獲美國 FDA 與台灣 TFDA 核准進行 Phase I/IIa 臨床試驗,目前進入第四組病患招募,累計納入 11 位患者,並展現良好安全性與初步療效。
此外,原先旗下的 EXO001 聚焦癌症免疫治療,EXO001 體內 CAR-T 外泌體平台可實現非病毒、可重複給藥的「體內 CAR-T 製造工廠」,在病人體內直接製造 CAR-T 細胞。
而聖展則有多巴胺轉運蛋白外泌體 (dEV) 及整合素外泌體 (iEV) 應用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因此透過此次收購,長聖將同時擁有癌症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兩大外泌體平台。
法人表示,目前國際神經退化性疾病新藥大型授權案的簽約金約落在 2000 萬至 1 億美元,里程碑金可達數十億美元,銷售權利金分潤則介於 5 至 15% 間,若未來聖展神經退化性疾病在臨床上呈現療效上的概念性驗證,授權可期。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動能指標下跌股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