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120億美元建一座AI資料中心!高盛:AI是基礎設施革命 這次燒錢更狠 影響更遠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高盛 (GS-US) 近日發布《Powering the AI Era》2025 年 AI 產業研報,系統剖析了 AI 發展背後的基礎設施變革與全球資源挑戰,揭示這一輪技術革命正以遠超預期的深度重塑能源、資本與地緣格局。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120億美元建一座AI資料中心!高盛:AI是基礎建設革命 這次燒錢更狠 影響更遠(圖:Shutterstock)

報告指出,AI 不僅是程式碼與模型的迭代,更是一場依賴資本與重資產的基礎設施革命。以 250MW AI 資料中心為例,其總成本約 120 億美元,其中 GPU 等核心設備投入是實體建築的 3-4 倍,而目前最迫切的瓶頸集中在電力。


全球資料中心電力需求預計 2030 年激增 160%,但老舊電網難以承載,短期矛盾尤為突出,天然氣電廠建設需 5-7 年,風光發電間歇性強,核電雖為長期方案卻落地緩慢,加上 AI 伺服器機架功耗五年內飆漲 50 倍的現實,液冷等散熱技術已成剛需。

資本投入與供需失衡同步加劇。超大規模科技企業計畫 2027 年前投入 1 兆美元佈局 AI,2024 年日均資本支出已達 8 億美元,但全球資料中心空置率僅 3%,熱門市場近乎零,2028 年前難有大規模電力新增,缺口顯著。

傳統融資模式難以為繼,VC、SASB 證券化等創新工具興起,預計 2025 年資料中心 SASB 交易規模將突破 20 億美元。主權基金也加速入場,如 Equinix 聯合新加坡主權基金、加拿大退休金募集 150 億美元擴建美國超算中心。

能源結構轉型路徑逐漸清晰。根據高盛預測,60% 的新增電力需求將由天然氣 (CCGT 與調峰電廠佔 60%)、太陽能(27.5%)、風能(12.5%) 滿足。美國推動 2050 年核電容量成長兩倍至 400GW,微軟等企業已透過長協重啟舊核電廠。

此外,「錶後供電」(自建微電網直連電廠) 成為繞開電網瓶頸的選擇,但面臨污染與監管爭議。

其他關鍵趨勢包括:AI 推理耗電驚人,單次 ChatGPT 查詢用電量是 Google 搜尋的 10 倍,電網升級將推高銅需求,2030 年電網建設貢獻全球銅需求增量的 60%。

資料中心選址成地緣工具,中國因電力供應優勢被高盛特別提及貢獻全球銅需求增量的稅收優勢。

這場由 AI 驅動的基礎建設革命,正從技術競爭延伸到能源、資本與地緣的全方位賽局。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