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運光電受美國關稅影響延後出貨 積極布局智慧聯網分散風險
鉅亨網記者吳承諦 台北
網通廠達運光電 (8045-TW) 今 (30) 日召開法說會,副總經理戴家維表示,達運光電原訂今年 6 月底出貨的 1.8G 寬頻傳輸設備因美國關稅問題延後, 目前正與主要客戶 Charter 進行談判,產品結構因此調整,寬頻傳輸設備與智慧聯網占比從去年 7:3 變為 5:5。

達運光電今年上半年營收因北美市場延遲出貨受到影響。公司 2023 年因北美市場 1G 升級至 1.2G,營收出現爆發性成長。2024 年原預期成長 5-10%,但因客戶要求直接升級至 1.8G 產品,驗證作業延至 2025 年第二季才完成。
關稅協商方面,戴家維指出,公司評估兩種解決方案。第一是與客戶共同承擔 20% 關稅,例如各負擔 10%。第二是尋求免稅可能性,但公司採取審慎態度避免未來追稅風險,預計 10 月中前會有結果。
因應關稅衝擊,達運光電採取多元策略平衡營收損失。除主要客戶美系客戶,公司提早對中小型客戶進行驗證,達運光電並無工廠,若關稅無法解決,產線轉移至美國為可能方案之一,因公司製程相對簡單,設備移轉加上人員訓練可在 3-6 個月內完成。
智慧聯網布局方面, 戴家維表示公司從 2023 年開始布局,今年下半年加速發展,避免客戶集中度過度集中在 Charter,主要客戶以台灣和東南亞為主;低軌衛星業務部分,達運光電與加拿大客戶合作,提供無人機與無人艦艇衛星通訊系統。也與台灣系統商合作,使用者終端設備已通過 NCC 認證, 正在中華電信進行入網測試, 通過後下半年至明年將有營收挹注。
國防應用方面,達運已完成 33 套海岸哨兵系統,今年底將再開 158 處,2026 至 2027 年完成建置;無人機業務方面,達運光電與中科院軍民通用中心合作, 提供零組件給參標廠商,預估可取得三分之一數量。
無人機防禦系統布局上,達運光電採短中長程防禦規劃,公司技轉日本技術,被動偵測可達 20 公里,優於一般 10 公里水準。戴家維指出,公司發現無人機防禦系統盲點, 因抗干擾產品不易被軟殺攻擊,進入 5 公里範圍後容易攻擊目標,因此開發蜂群防禦系統,透過無人機對撞達成硬殺手段。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