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關稅夾擊!104統計今年月薪中位數終結連6漲 高薪集中在這「兩種」人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勞動部今天(9/26)召開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下午將揭曉明年最低工資月薪及時薪調幅。104 人力銀行最新發布的求職會員資料庫數據,由於美國關稅衝擊與 AI 競賽的雙重夾擊,職場並非「全民加薪」,台灣的月薪中位數在連六年上漲後,於 2025 年首次停滯,維持在 4 萬元,與 2024 年持平。高薪產業集中於科技業、金融業,高薪職務多為工程職、專案管理、技術服務藍灰領,月薪中位數可達 5 萬元以上。

回顧過去十年,台灣月薪中位數增長了 29%,從 2018 年的 3.2 萬元持續攀升至 2024 年的 4 萬元。然而,這股成長動能卻在 2025 年劃下句點。
104 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指出,儘管最低工資的調整對於低薪族群與打工族至關重要,且理論上對多數上班族薪資有拉抬作用,但現實是,企業面臨的外部壓力,如美國關稅壁壘和 AI 技術帶來的產業變革,使得企業的加薪策略變得更加謹慎與精準。這也直接反映在整體薪資中位數的停滯上,打破了長期的上漲趨勢。
在整體薪資停滯的大環境下,仍有部分產業與職務展現出強勁的薪資成長動能。104 人力銀行數據顯示,2025 年薪資最高的產業前三名,依舊由科技業與金融業主導。
其中,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月薪中位數達到 5.3 萬元,半導體業為 5.2 萬元,而金融業則以 5 萬元緊隨其後。這些高薪產業不僅薪資水準領先,年增幅也達到 4% 至 7%,遠高於低薪產業僅約 3% 的增幅。這十年來,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的薪資增幅高達 39%,增加了 14,800 元,顯示出產業間的薪資差距正在持續擴大。
除了產業差異外,職務類別的薪資 M 型化也日益明顯。2025 年,軟體 / 工程類以月薪中位數 6 萬元穩居職務薪資榜首,工程研發類與製程規劃類、專案 / 產品管理類也分別達到 5.5 萬元與 5.2 萬元。這表明,無論景氣如何變化,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工程師始終是企業高薪競逐的目標。
相對地,行政、旅遊休閒、醫療服務、門市等職類,月薪中位數仍停留在 3.4 萬至 3.5 萬元間。當高薪產業與職務不斷拉大與低薪族群的薪資差距,可能導致人才更傾向流入高薪產業,進而使低薪產業面臨更嚴峻的缺工挑戰。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