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降息+美元大貶!美元理財商品慘遭「雙殺」 投資人虧慘了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美國聯準會 (Fed) 近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 1 碼至 4%~4.25%,結束長達 9 個月政策靜止期,這是自去年 12 月以來的首次降息。隨著美元利率進入下行通道,加上美元匯率持續貶值,曾被视为「穩賺」的美元理財產品正經歷「高息陷阱」,不少投資者面臨利息縮水與匯率損失雙重打擊,本金甚至出現虧損。

一名中國投資人分享,年初以 7.35 匯率換入 5 萬美元購買年化 4.5% 的美元理財商品,如今匯率跌至 7.12 附近,結匯後人民幣本息反而虧損,另一位投資者以 7.28 匯率買入 6000 美元理財商品,9 月到期本息 6050 美元,按 7.11 匯率結匯僅兌換人民幣約 4.3 萬元,虧損逾 680 元 (人民幣)。「賺利息卻賠掉匯差」的類似抱怨在社交平台層出不窮。
數據顯示,美元資產整體表現疲軟。截至周四 (25 日),美元指數跌至 97 點附近,今年累計跌近 10%,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年初 7.35 回落至 7.12,貶值超 3%。
受此影響,美元理財收益率快速下滑。根據普益標準統計,9 月美元理財商品近 1 個月平均年化報酬率僅 3.79%,較 1 月 4.52% 顯著回落,近半年更連 8 月下滑,從 4.58% 降至 3.74%,降幅超過 80 個基點。
銀行端已率先反應。外資銀行調整最積極,滙豐在降息當日即下調美元定存利率,星展、東亞等亦跟進,4% 以上高息產品基本消失。中資大行暫未動作,工行、農行等 1 年期美元定存仍維持 2.8%,但客戶經理透露「未來可能跟進下調」。
不過,部分中國中小銀行仍有優勢,如華商銀行半年期利率 3.90%,但業內強調,匯率波動才是盈虧關鍵,若匯差吞噬利息,高利率未必賺錢。
業內人士提醒,美元理財商品隱藏三大風險:匯率風險 (人民幣升值可能抵消利息)、利率下行風險 (降息周期難維持高收益)、流動性風險 (封閉式產品提前贖回或折價)。
展望未來,市場對 Fed 政策分歧仍存。中信證券預估,Fed 將在下月跟 12 月各降息 1 碼,民生銀行則認為若失業率攀升,今年剩餘時間將累計降息 3 碼。
匯率方面,機構普遍預計美元兌人民幣年內維持 7.0~7.5 震盪。
專家強調,投資人需綜合考慮匯率趨勢、利率下行及機會成本,避免盲目追高。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說:「不應只看名目利率,要分散配置,而非押注美元理財。」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