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超級富豪也該把資金配置在指數基金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最新發布的 2025 年版《富比世》美國 400 大富豪榜顯示,榜單成員在截至 9 月初的 12 個月內,合計財富增加 1200 億美元,年增幅約 22%,表現優於標普 500 同期的 16%。

然而,若將時間拉長至過去九年,這些超級富豪的財富累計增幅,年化報酬率仍比標普 500 低約 1.5 個百分點,顯示即便是最頂級的富豪群體,也未能長期擊敗大盤。
專家指出,這一現象並非要否定富豪的投資能力,而是反映巨額財富的主要來源並非股市。
根據《富比世》多年來的分類,約三分之二的上榜者屬於「白手起家」,多數人先靠創業或其他途徑致富,再利用股市維持並保值其龐大資產。
以今年榜單最低入榜門檻 38 億美元為例,若單靠股市累積,假設 25 歲時一次性投入資金,並在 40 年間完全跟上美股自 1793 年以來 7.1% 的年化報酬率,起始金額必須達到 2.44 億美元,才有可能在 65 歲時跨入富豪榜。
研究亦顯示,自 1980 年代初以來,繼承財富進入榜單的比例已大幅減半。
市場專家總結,真正創造巨額財富的途徑是發明產品或提供世界需要的服務,而股市則是協助已擁有鉅富的投資人維持與增值資產的工具。
這篇報導呼應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長年對投資人的建議。他曾多次公開表示:
- 降息綠燈亮起,該配置哪類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