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工業生產指數〉連18紅!AI續發威 8月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指數齊創同期新高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AI 熱潮持續發燒,台灣經濟也傳來捷報!經濟部於今 (24) 日公布了 8 月的工業生產數據,顯示整體表現亮眼。其中,最受矚目的製造業,已連續第 18 個月呈現正成長,寫下驚人紀錄。這兩項指數不僅雙雙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更顯示出台灣經濟在全球不確定性中,依然展現出強勁的韌性與動能。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連18紅!AI續發威 8月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同創歷年同期新高。(鉅亨網資料照)

經濟部今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8 月工業生產指數達到 117.36,年增 14.41%,而製造業生產指數更是來到 118.22,年增率高達 15.48%。這兩項數據皆創下歷年同期的最高紀錄,製造業生產已連續 18 個月保持正成長。從今年 1 至 8 月的累計數據來看,工業生產年增率為 16.59%,製造業則成長了 17.75%。


在眾多產業中,資訊電子產業的表現最為亮眼,成為拉動整體生產成長的火車頭。電子零組件業的年增率高達 31.52%,主要歸功於高效能運算(HPC)和人工智慧(AI)應用需求的持續熱絡。這股趨勢帶動了 12 吋晶圓代工、IC 設計、IC 封測和 IC 載板等關鍵產品的生產。此外,消費性電子新品的備貨需求也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另一個亮點是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於 AI 商機與半導體產業的強勁投資動能,生產年增 3.80%,其中通訊傳播設備、半導體檢測設備及工業電腦等產品皆有顯著成長。雖然部分可攜式電腦等產品外銷減少,但仍不影響整體產業的向上動能。

相較於資訊電子業的亮眼成績,部分傳統產業則面臨較大的挑戰。受到國際經貿情勢波動、市場需求疲軟以及客戶下單保守的影響,部分廠商選擇調節產線或進行減產。例如,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 11.95%,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 1.71%,基本金屬業年減 0.69%。機械設備業則因去年同期交貨期程墊高比較基期,導致今年生產轉為年減 1.24%。

展望未來,經濟部指出,雖然全球貿易保護措施與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可能會抑制全球經濟成長的力道,但台灣製造業的成長動能依然強勁。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的持續熱絡,預計將繼續帶動半導體先進製程與高階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的生產。此外,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的陸續上市也將帶來備貨效應,為台灣的製造業提供穩定的支撐。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