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Q4台股展望:台股基本面穩健,AI仍是關鍵驅動力
鉅亨研報
聯準會這次如市場預期降息 1 碼,將基準利率調降至 4.00 ~ 4.25% 區間,同時上修 2025 及 2026 年經濟成長及下修 2026 年失業率,整體反映出對經濟信心的提升。另外點陣圖顯示今年底之前可望再降息兩碼、明後年可能各降息一碼,雖然降息的幅度沒有市場原先預期多,但這是當前「最理想的情境」,代表目前經濟狀況穩健,並不需要過度寬鬆貨幣政策來支撐,也破除市場對於景氣衰退的疑慮,搭配寬鬆的利率環境為股市評價提供支撐,反而更有利於接下來風險性資產表現,為股市提供支撐力道。展望 2026 年,野村投信台股團隊預估台股 EPS 成長約 16%, 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仍正向看待,反映的是 AI 投資持續推進,台灣 AI 供應鏈持續受惠。在 AI 方面,野村投信表示,明年除了輝達 Rubin 世代伺服器推出外,各大 CSP 的 ASIC 晶片出貨也有望大爆發,高功耗晶片將持續推升封裝等級、散熱與測試設備需求,預料仍是後續推升市場上漲的主要亮點,即便短期台股盤面有過熱跡象,但中長期展望依舊樂觀,建議投資人短線可逢高實現部分獲利,但震盪後在年底前仍建議逐步拉高持股比重,以迎接 2026 至 2027 年的長多格局,第四季台股市場不確定性已逐漸消除,有利台股動能,建議投資人可關注 AI 相關產業、電力及綠能等具成長潛力的產業。

主計處上修台灣 2025 年 GDP 成長率至 4.45%,顯示出口動能強勁,科技產業持續領航。外資持續加碼台股,QFII 持股比重截至 9 月 12 日已達 47%,其中科技股配置占比顯著提升,顯示國際資金對台灣 AI 供應鏈的信心。國內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郁如表示,AI 持續驅動半導體產業升級,預估 2030 年 AI 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 4,800 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收入近 50%。台積電 AI 晶片營收占比逐年提升,預估未來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將高達 40%,主要動能來自 NVIDIA 與 AI ASIC 的持續擴張,顯示 AI 與半導體產業成長動能強勁。此外,液冷散熱已成主流,台灣散熱廠商可望受惠於 AI 機櫃高功耗設計趨勢。受惠於全球資料中心建設加速,市場預估至 2035 年容量將成長 6 倍,AI 伺服器需求推升水冷散熱、電源供應、PCB 與 CCL 等關鍵零組件需求。另一方面,AI 加速器與 HPC 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28.4%,帶動 PCB 材料升級,PCB 可望迎來新一波成長。高階銅箔基板(CCL)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達 40%,AI 伺服器將推升整體 PCB 與 CCL 產值。AI 智慧眼鏡預計於 2026 至 2028 年快速普及。受惠 AI 伺服器、800G 交換器與 AI PC、AI 眼境等應用浪潮帶動下,ABF 載板產業結束調整期,由於 ABF 載板主要用於高階封裝,具備多層、精密的設計能力,是支撐 AI、高速運算與伺服器核心元件不可或缺的材料,產業在歷經兩年庫存與產能調整後,2025 年供需結構將現黃金交叉,高盛估 2026 年供需缺口將達 9%。推升沉寂已久的載板需求與單價,成為下一波產業成長核心,後市不容小覷。
姚郁如進一步指出,AI 推動頻寬需求提升,800G Switch 將於 2026 年成為主流,帶動網通產業升級。目前人形機器人市場雖尚未成熟,但長期成長潛力仍相當可觀,人形機器可解決 1) 老齡化人口時代來臨,勞動力短缺問題;2) 新世代工作轉變;3) 高重複、低意願的勞動缺口 (如:重複性、危險性及單調性工作),目前中國硬體與製造供應鏈已積極布局領先美國,惟仍需技術突破與訓練進展,而美國以軟體領域在 AI 人形機器人有優勢。
在傳產方面,姚郁如表示,隨著 AI 加速滲透各行各業,龐大的算力需求正驅動全球電力消耗快速成長。從資料中心到雲端運算平台,AI 模型訓練與推論所需的高效能運算設備,對穩定且充足的電力供應提出更高要求。電力已成為支撐 AI 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未來隨著 AI 應用持續擴大,電力產業的成長動能將更加明確,包含綠能投資、儲能技術與智慧電網等領域皆有望受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隨著全球綠電需求強勁,台灣廠商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尤其在東南亞與澳洲地區,大型儲能與太陽能標案陸續啟動,商機湧現,顯示台廠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塑化方面,中國「反內捲」政策有助整頓產業秩序,惟新增乙烯產能仍高於需求,供需失衡情況仍待觀察。
台股加權指數 9/23 正式突破 26,000 點大關,寫下歷史新頁,其中 AI 族群功不可沒,是推動行情的主要動能。姚郁如分析,台股目前本益比約 20.6 倍,股價淨值比約 2.8 倍,評價仍屬合理,即便短期雖有過熱跡象,惟中長期台股展望仍中性偏多。建議投資人可逢高適度獲利。第四季不確定性逐漸消除,年底前可逐步拉高持股比重,迎接 2026 至 2027 年的長多格局。展望第四季,姚郁如建議投資人佈局建議仍以 AI 相關為核心,建議聚焦 AI 伺服器、散熱模組、BBU、電源管理、CCL、PCB,以及滑軌與摺疊手機軸承,同時關注半導體先進製程與 ASIC 等領域。AI 應用持續推動企業資本支出,半導體供應鏈依舊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其中晶片高功耗帶動的晶片封裝等級散熱需求、測試設備,預料將成為後續市場的主要亮點。此外,2026 年摺疊手機、消費性電子、網通、自行車等有望帶動成長。

【野村投信贊助刊登】
野村投信
野村投信於 1998 年成立,為日商野村資產管理及香港 Allshores 集團等專業投資團隊所組成之合資企業。野村投信為高盛、晉達、野村基金 (愛爾蘭系列) 及駿利亨德森系列基金在台灣之總代理。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投信基金、境內全權委託與境外基金總代理在台規模共計新台 7,630 億元,居所有台灣資產管理業 (基金) 公司第 8 名。野村投信五度榮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台灣區最佳退休基金管理公司 (2018~2020,2024~2025),以及連續四年獲最佳股票經理公司肯定 (2020~2023);於 2014、2015、2016 及 2017 連續四年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混合型團體大獎肯定。(資料來源:投信投顧公會 (2022/12);理柏 (2014~2017);亞洲資產管理雜誌 (2025/01))
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本公司及銷售機構均備有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亦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中查詢。基金可能投資承銷股票,其可能風險為曝露於時間落差之風險,即繳款之後到股票掛牌上市上櫃之前的風險。基金買賣係以投資人自己之判斷為之,投資人應瞭解並承擔交易可能產生之損益,且最大可能損失達原始投資金額。基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如因基金交易所生紛爭, 台端應先向本公司申訴,如不接受前開申訴處理結果或本公司未在三十日內處理時,得在六十日內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台端亦得向投信投顧公會申訴、向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申請調處或向法院起訴。
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定時定額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文中所提個股僅為事件說明,非為個股推薦。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本資料係整理分析各方面資訊之結果,純屬參考性質,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勿將本內容視為對個別投資人做基金買賣或其他任何投資之建議或要約。本公司已力求其中資訊之正確與完整,惟不保證本報告絕對正確無誤。未經授權不得複製、修改或散發引用。
野村投信為高盛、晉達、野村基金 (愛爾蘭系列) 及駿利亨德森系列基金在台灣之總代理。【野村投信獨立經營管理】
野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10615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 7 號 30 樓,理財諮詢專線 02-8758-1568
本公司提供之新聞稿,均依照投信投顧會員及其銷售機構從事廣告及營業活動行為規範,若須重製或編製新聞稿,應以公司公開資料為主,不得誇大不實。 AMK01-250900146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