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供應鏈卡脖子 中國商飛大砍C919交付目標近七成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本土飛機製造商中國商飛(Comac)將其旗艦機型 C919 飛機的交付目標大幅削減了三分之二,此舉阻礙了該公司與美國波音 (BA-US) 和法國空中巴士等航空巨頭競爭的雄心。

消息人士表示,該公司目前計畫今年交付約 25 架 C919 單走道客機,遠低於先前預期的 75 架。據稱,中國商飛的供應鏈幾乎所有關鍵環節都出現瓶頸,阻礙其穩定生產飛機的能力。
C919 的目標是與空中巴士 A320neo 和波音 737 Max 競爭。但迄今為止,它尚未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或歐洲監管機構等中國境外監管機構的適航認證,凸顯了中國商飛製造願景遭遇的挫折。
中國商飛今年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美國在 7 月暫停發放出口許可證,導致奇異航空 (Aerospace) 製造的關鍵發動機零件一度暫停出口。中國商飛高度依賴美國供應商,其重要的航空電子設備、飛控系統和發動機都來自美國公司,包括漢威聯合國際(Honeywell International)、奇異航空以及和派克漢尼汾(Parker-Hannifin Corp.)。
有跡象顯示,這些供應鏈問題可能讓中國商飛措手不及。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今年稍早曾將交付目標從原定的 50 架增加到 75 架,當時樂觀地認為訂單將來自更遠的地區,例如中東或越南的航空公司。
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商飛今年至今僅交付了 5 架 C919 客機,接收方分別是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和中國國際航空,另外一架交付給其內部負責包機業務的子公司。中國「三大航空」原本預計在 2025 年總共能接收約 32 架 C919 客機。
雖然中國國內航空公司對 C919 客機(一種 158 至 192 座的飛機)的採購承諾十分踴躍,但儘管中國商飛已加緊努力,卻仍未能在南亞和東南亞找到買家。
- 基建×奧運紅利,布里斯本是下個投資風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