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輝達、OpenAI的千億美元交易 如何靠黃仁勳、奧特曼臨門一腳敲定?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輝達 (NVDA-US) 與 OpenAI 宣布敲定 1000 億美元投資案後,CNBC 周二 (23 日) 披露成交的幕後秘辛,是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兩人進行一對一談判後達成的,全程沒有投資銀行參與。CNBC 指出,此交易象徵科技業的分水嶺:無論是資源還是影響力,都愈來愈集中在這兩家主導人工智慧 (AI) 浪潮的公司手中。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輝達、OpenAI的1000億美元交易 如何靠黃仁勳、奧特曼臨門一腳敲定? (圖:Shutterstock)

黃仁勳帶領的輝達是全球最有價值上市公司,在周一的投資案宣布後,單日市值增加 1700 億美元,進一步擴大到接近 4.5 兆美元。而奧特曼經營的 OpenAI 是地表上最耀眼的新創公司,目前估值是 5000 億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兩人在談判過程主要透過線上討論,以及在倫敦、舊金山和華府的一對一會面完成,全程沒有投行參與。

一開始是奧特曼準備前往德州,揭曉攸關 OpenAI 下一步的大型基礎建設計畫,而黃仁勳也想加入。知情人士透露,經過一連串緊急談判、深夜電話和最後一刻的合約修訂,兩人在奧特曼登上飛往德州 Abilene 的幾個小時前,達成合作協議。

奧特曼向 CNBC 表示:「接下來幾個月,大家可以對我們有很高的期待。OpenAI 有三件事必須做到:做好 AI 研究,打造讓人想用的產,還要解決前所未有的基礎設施挑戰。」

由於兩人上周都隨美國總統川普出訪英國,因此川普在協議正式公布前幾天,就已聽取簡報。

OpenAI 能站在生成式 AI 的浪頭,靠的正是輝達的高效能 GPU。現在雙方關係比以往更緊密,計劃共同打造下一波 AI 超級運算設施。

首選但非獨家

然而,OpenAI 仍需與多個關鍵合作夥伴周旋。知情人士說,OpenAI 直到簽約前一天才通知主要股東與雲端供應商微軟 (MSFT-US)。

微軟今年初已失去 OpenAI 獨家運算資源供應商的地位。據悉,黃仁勳 6 月曾向微軟執行長納德拉 (Satya Nadella) 表示,他正在推動與 OpenAI 的合作。

不到兩周前,甲骨文 (ORCL-US) 披露 OpenAI 將從 2027 年起、五年內投入 3,000 億美元購買其運算資源。OpenAI 今年初也加入川普總統宣布、由甲骨文和軟銀支持的 「星際之門」(Stargate) 計畫,打造下一個世代的 AI 基礎設施。未來 OpenAI 所有基建項目都將納入「星門」框架。

輝達與 OpenAI 未透露具體的建設地點與時程,只表示第一個 10 百萬瓩 (GW) 規模的基地將於明年下半年啟用。

自 1 月宣布星門計畫以來,雙方已審查了 700 到 800 個潛在地點,並收到北美各地開發商踴躍的提案,提供土地、能源和設施。篩選過程需考量能源供應、審批時程和融資條件。

OpenAI 在聲明中稱輝達為「首選」夥伴,但強調非獨家關係,仍與大型雲端商與其他晶片商合作,避免被鎖定單一供應商。

對輝達而言,這筆投資雖然規模歷史性,但只是正在快速擴張投資組合的一個環節。輝達上周斥資 5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共同開發資料中心與 PC 晶片,另外也對英國資料中心新創 Nscale 投資近 7 億美元,這與之前支持美國 AI 基建公司 CoreWeave 的模式雷同。

分階段每筆 100 億美元

根據規劃,輝達對 OpenAI 的投資將分 10 輪進行,每次投資 100 億美元,隨著進度展開,輝達也將提供最新晶片,支援新一批資料中心。

知情人士透露,第一筆以 5000 億美元估值進行,後續九筆則依公司估值而定,隨新產能上線逐步展開。

輝達與 OpenAI 的合作可追溯到 2016 年,當時黃仁勳親自將首台 DGX 超級電腦送到舊金山的 OpenAI 辦公室。

去年 10 月,輝達正式成為 OpenAI 投資人,參與 66 億美元融資,當時 OpenAI 估值為 1570 億美元。一個月後,OpenAI 高層在東京與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會面時,提出「星門」這個代號,成為公司擴張藍圖的代名詞。

晶片只租不買

這次與輝達的合作,也納入星門計畫。

OpenAI 表示,雖然輝達的 1000 億美元承諾規模龐大,但仍僅是十座 10GW 基地所需資金的一部分。OpenAI 公司將租用輝達晶片,但其餘基建支出需透過債務等其他方式籌措,因為股權融資的代價過高。

隨著算力需求不斷上升,OpenAI 將來可能逐步成為第一方雲端服務商,與亞馬遜 (AMZN-US)AWS、微軟 Azure、Google(GOOGL-US) 和甲骨文競爭。部分高層甚至透露,最快一兩年內可能推出商用雲端服務。

與此同時,OpenAI 團隊正在東京與軟銀洽商融資與生產支援,顯示 奧特曼的雄心,而全球各方勢力也正交織其中,推動這場史無前例的 AI 基建布局。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