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今年前三季港股IPO集資額猛增228% 有望全球居首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今年以來,港股 IPO 市場呈現出一片火熱景象,認購盛況空前,「超額認購王」紀錄不斷被刷新,大行科工以 7558 倍的認購倍數領先,布魯可和銀諾醫藥分別以 6000 倍和 5342 倍的踴躍認購緊追在後。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周二 (23 日) 發布《2025 年前三季中國內地及香港新股市場回顧與展望》報告指出,以集資額計算,港交所預計將蟬聯全球新股集資榜首。今年前三季,香港迎來 66 檔新股上市,集資總額達 1823 億港元,新股數量年增 47%,集資額大幅上升 228%。
德勤預估,今年第四季香港新股市場將延續強勁勢頭,全年將迎來逾 80 件新股上市,總集資額介於 2500 億至 2800 億港元之間。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聯準會 (Fed) 降息週期開啟,更多海外資金將湧入亞洲高成長性投資標的,為香港第四季多宗超大型新股發行提供資金、流動性支持和有利估值環境,「A+H」上市、生技及科技族群將繼續成為主要動力。
今年前三季,港股有 6 檔超大型新股上市,包括 5 檔「A+H」新股及 1 宗分拆上市項目,另有 4 檔大型新股上市。
政策方面,證監會和港交所分別發布措施,支持中國企業赴港上市、拓寬融資管道。海外資金持續流入,股市日均成交額維持高位,推動企業估值上升,中國鼓勵龍頭企業來港上市並簡化審批程序,也為市場帶來強勁動力。今年前 8 月,港交所收到 283 個上市申請,年增 123%。
除政策支持外,香港政府也正在研究優化相關上市規則,完善主機板上市機制等。長遠來看,這些措施將吸引更多企業赴港上市,推動市場多元化,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今年港股新股表現優於去年同期,上半年新股首日平均報酬率 33%,高於去年同期的 9%。新股市場表現帶動了市場熱情,超額認購情況和前五名超額認購倍數顯著改善。
發行定價方面,以發售價格範圍下限定價的公司佔比大幅下降,以上限定價的公司佔比大幅提升。
從類股來看,醫療及醫藥產業新股數量最多,製造業在融資額上領先。今年前三季,港股前五大新股均為募資逾百億港元的超大型 IPO 案,融資總額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融資額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消費性產業與能源及資源產業。
- 基建×奧運紅利,布里斯本是下個投資風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