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被嫌容易刮傷 華爾街力挺:照樣賣翻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綜合報導
蘋果 (AAPL-US) 備受矚目的 iPhone 17 系列自上週五開售以來,頻頻傳出新機機身容易被刮花的負面消息。然而,這項消費者抱怨並未撼動華爾街分析師的信心,他們普遍認為這類「刮痕風波」不會對蘋果的銷售表現和獲利能力造成實質影響。

iPhone 17 系列在上市初期便因其創新的技術與設計,包括超輕薄的 iPhone Air 及搭載 2TB 超大儲存空間的 iPhone Pro Max,贏得了市場的普遍看好。然而,社群媒體上很快出現了用戶對新機刮痕問題的抱怨。
許多用戶指出,新機的背面,特別是深藍色版本的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在短時間內就出現了肉眼可見的磨損。彭博知名科技記者 Mark Gurman 也點出了這一現象,在紐約、香港、上海和倫敦等地的蘋果門市,展示機在短短數小時內便出現了刮痕。這也讓售價介於 799 美元至 1099 美元的新機,其外觀耐用性受到消費者的質疑。
對於刮痕問題的成因,有分析認為,這可能與 iPhone 17 系列使用的鋁製外殼材質有關。由於鋁外殼底層仍保留著金屬原本的銀色,任何輕微的刮痕都會比其他材質更加顯眼。
不過,分析也指出鋁製外殼在防裂與散熱性能上表現更佳,這也算是材質選擇上的一種權衡。此外,許多使用者也認為,只要搭配手機保護殼,刮痕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儘管消費者議論紛紛,但華爾街的專業分析師們對此顯得十分淡定。金融服務機構 DA Davidson 總經理吉爾 · 盧裡亞(Gil Luria)指出,新款 iPhone 的發佈通常都會伴隨著各式各樣的擔憂。
他表示:「即使是設計和材料上最微小的變化,也會因這款月銷量達數百萬台的產品的巨大影響力而被放大。」盧裡亞補充說,如果刮痕問題真的演變為普遍現象,蘋果公司也隨時可以修正,這頂多會造成一些短期成本,但不太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
美國投行韋德布希高級股票分析師丹 · 艾夫斯(Dan Ives)更是直言,刮痕問題被「過分誇大了」。他強調,iPhone 17 是一款「非凡的」產品,並表示:「用戶普遍很滿意,在我們看來,這不是個問題。」
綜合來看,這場 iPhone 17 的刮痕風波,在華爾街眼中更像是新品上市初期常見的「放大鏡效應」。在普遍看好銷售前景的大環境下,華爾街分析師們相信,新機的強大功能與市場需求將遠遠蓋過外觀上的小瑕疵,並不會對蘋果公司的銷售和獲利產生實質性的負面影響。
- 降息綠燈亮起,該配置哪類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