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監察脫身倒數?傳與美司法部磋商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根據《彭博》周二 (16 日) 報導,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 (Binance) 據傳正與美國司法部 (DOJ) 接觸,討論提前解除原本在和解協議中設定的外部合規監察 (Compliance Monitor)。這一監察原本是幣安在 2023 年支付 43 億美元巨額罰款後,被要求設置以確保防止洗錢與違規行為。

幣安監察條件可能放寬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檢察官正與幣安協商,允許該公司免除持續三年的外部監察要求。若成行,這將延續司法部近期對企業監察制度的「軟化」趨勢。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原本在拜登政府時期被要求設置監察員的公司獲得解除,包括嘉能可 (Glencore) 旗下兩個子公司,其在 2023 至 2024 年間監察成本高達 1.42 億美元。
司法部認為,雖然監察可降低重犯機率,但也可能造成巨額支出並干擾企業正常營運。因此部分公司被改為僅需加強合規報告,而非持續接受獨立監察。
目前幣安仍須接受兩項監察:一是司法部的要求,另一則來自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 (FinCEN)。若司法部同意取消,幣安仍需維持財政部方面的監督。
幣安與美政府關係微妙
幣安自巨額和解後持續努力修補與美方的關係。創辦人趙長鵬已服完四個月刑期,並在今年 5 月的 Podcast 中表示正在尋求美國總統川普的特赦。另有報導指出,幣安協助開發的穩定幣已與川普家族企業有合作關係。
這樣的背景使司法部的決定格外受到矚目。外界認為,加密產業在美國政治勢力中逐漸獲得支持,特別是在川普重返白宮後,監管態度更趨寬鬆。據《彭博》報導,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在川普上任後,已撤回或暫停多起對加密公司的調查或訴訟,包括對幣安的部分案件。
外部監察爭議延燒至其他案例
監察制度在其他企業案例中同樣引發爭議。波音 (BA-US) 因 737 Max 空難案件與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時,原本規劃設置獨立監察,但最終在今年 5 月改為聘請合規顧問,而非正式監察員,以避免更嚴格的刑事責任。
司法部強調,並非所有監察都將被撤銷。例如,多倫多道明銀行 (TD Bank) 美國子公司仍需保留監察,另一家涉及欺詐美軍住房案的 Balfour Beatty 則被延長監察期至 2026 年。
隨著幣安持續與美國政府談判,市場關注司法部是否會對這家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釋出善意,提前結束部分監管要求。這不僅關乎幣安的營運自由度,也將成為觀察美國在川普政府主導下加密政策走向的重要指標。
- 新手學買幣,完課再抽比特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