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恒指創四年高領跑全球 港股主題基金收益翻倍成長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香港股市近期持續走強,恒生指數上周創 4 年新高,今年來漲逾 31%,領漲全球主要股指。在此輪上漲行情中,港股主題基金表現尤為亮眼,多檔基金年內單位淨值漲幅超過 70%,其中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 A 以 172.12% 的漲幅領跑,中銀港股通醫藥 A、南方港股醫藥行業 A 等基金漲幅也接近或超過 90%。

此外,被動指數基金同樣表現強勁,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 ETF 等基金單位淨值漲幅超過 110%,成為「翻倍基」。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港股強勢表現是基本面與資金面共振的結果。博時基金境外投資部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認為,內資與外資在中國資產上形成了看多共識,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匯豐晉信港股通精選基金經理許廷全分析指出,港股上揚原因主要包括估值與信心修復、海外貨幣政策轉向以及政策支持加碼。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獲利超預期,國產大模型與 AI 相關投資機會受到市場認可,創新藥企業研發成果顯著,這些因素共同提振了市場信心。
與此同時,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升溫,非美貨幣貶值壓力減小,新興市場與港股資金面得到改善,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港股流動性顯著提升,加上中國政策「組合拳」和消費補貼政策也開始顯現效果。
展望後市,基金經理人普遍持樂觀態度。富國滬港深業績驅動混合基金經理寧君認為,市場可能展現出明顯的牛市特徵,資金流入港股的趨勢已經形成且將持續。
趙憲成表示,隨著關稅落地、出口改善及更多 A 股優秀企業赴港上市,港股整體估值仍處於較低水平,尤其看好互聯網、新能源車、AI 和創新藥等方向。
許廷全亦指出,目前港股估值已回到歷史中樞位置,互聯網族群的負面擔憂已在財報中反映,未來更關注 AI 帶來的基本面變化和應用商業化潛力,科技、醫藥、消費等領域均具備表現空間。
但基金經理人也提示了潛在風險。許廷全認為,地緣政治、Fed 貨幣政策、美國關稅政策以及宏觀支持政策力度是需要關注的主要不確定因素。
趙憲成則提醒,港股掛牌公司業績能否持續上修是關鍵,歷史數據顯示港股上漲通常不會與業績長期偏離。此外,美國貿易談判進展和美債利率走勢也可能對市場產生影響,必須密切觀察美國通膨和企業成本轉移。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