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資產終將轉為數位通證!那斯達克申請「交易代幣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那斯達克公司(Nasdaq Inc.)近期向監管機構提出申請,欲獲準允許投資者在其交易所買賣股票的代幣化版本 (即要求允許股票、ETF 等在交易所中以代幣化來進行買賣)。此舉動不單是推出新產品,更是對傳統金融體系的強烈信號,彰顯出股票代幣化的浪潮已經從邊緣走向中心,開始對傳統交易所發起挑戰。

這一事件反映了科技與金融日益交融的未來趨勢,並顯示出科技金融化(Tech-Fin)與金融科技化(Fin-Tech)兩股力量的深度融合。代幣化,即將現實世界資產(RWA)轉化為可在區塊鏈上流通的數位通證,已經超越了概念驗證階段,並在美國國債、貨幣市場基金、房地產和藝術品等多個領域取得實踐進展。例如,貝萊德(BlackRock)的美元機構數位流動性基金(BUIDL)在短短數月內迅速發展為全球最大的代幣化國債基金,充分證明了這一趨勢的可行性。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代幣化帶來的效率提升使得近乎即時的清算結算(T+0 甚至即時)成為可能,並大幅降低跨國交易的成本與複雜性。這些優勢在邊緣市場的驗證後,必然會指向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證券交易所。那斯達克作為科技創新的長期擁抱者,意識到如果不主動將這股力量納入監管框架內引導和利用,將面臨被顛覆的風險。因此,這項申請可視為主動的自我進化,旨在將代幣化帶來的「破壞性創新」轉化為「建設性創新」。
納斯達克的行動只是整個金融生態系統變革的冰山一角,顯示出傳統金融機構全面科技化轉型的不可避免性。全球多家交易所也正在探索區塊鏈技術,期望重塑上市、交易、清算和結算的全過程,未來的交易所可能會演變為同時處理傳統證券與多種資產代幣的混合型平台。
券商與投行則積極整合 AI 驅動的投顧服務,運用大數據進行客戶風險定價,並探索為客戶提供數位資產交易和託管服務。傳統的信託與託管銀行面臨數位原生資產需求的挑戰,各大託管銀行如 BNY Mellon 和道富銀行正積極尋求安全儲存加密貨幣和通證資產的數位託管解決方案。此外,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出現的「點對點質押借貸」和「閃電貸」等模式,雖然不完全適用於傳統市場,但其底層邏輯正在推動傳統保險和借貸機構提升效率和透明度。
未來,Web3、人工智慧(AI)和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將協同驅動金融的重塑。 Web3 和區塊鏈技術帶來了可編程資產和可組合性的革命,資產不再是靜態的,而是可以透過智慧合約嵌入豐富邏輯。 AI 則能進行超大規模的市場預測和高頻交易,並自動產生合規報告。量子計算的潛在威力可能顛覆現有的金融安全基礎,推動整個數位金融體系探索後量子密碼學。
隨著數位化進程的深入,物理世界與數位世界的邊界將會愈發模糊。實物資產與金融資產的界限將變得不再明顯,虛擬世界中的數位資產也因其稀缺性和效用性而具有真實的金融價值。金融科技化與科技金融化的深度融合將使得未來的金融平台難以區分其科技或金融屬性,最終形成一個全新的「科技金融」複合體。
在這場變革中,科技創新將成為主導力量,金融作為資源配置的核心功能將持續存在,而產業則成為檢驗科技與金融融合價值的主戰場。未來十年,最大的成長機遇和創新爆發點,必將誕生於科技金融化與金融科技化的交匯地帶,這裡將是新興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共同探索的廣闊天地。
- 核心地段×重大建設 國際資產新選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