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推50億加元關稅紓困計畫 因應川普關稅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加拿大總理卡尼 (Mark Carney) 週五 (5 日) 宣布一系列經濟措施,計劃動用 50 億加元資金,並推動「購買加拿大貨」(Buy Canadian) 政策,協助加拿大經濟抵禦川普政府的貿易戰衝擊。

聯邦內閣舉行兩天聚焦經濟的會議過後,卡尼週五在密西沙加 (Mississauga) 這項戰略紓困計畫,這是加拿大新產業政策的一部分,目標是「從依賴走向韌性,從不確定邁向繁榮」。
新方案針對受關稅影響最嚴重的產業與勞工,包括原定於 2026 年生效的零排放汽車銷售強制措施將推遲一年,並進行為期 60 天的政策檢討。
原政策要求到 2026 年,新車銷量中至少有 20% 必須為零排放車 (ZEV),2030 年達 60%,到 2035 年,該比例將提高到 100%。這一規定近幾個月來引發了汽車製造商的擔憂。
在勞工支持方面,政府將推出「再培訓方案」(reskilling package),預計協助多達 5 萬名勞工提升技能,並自動將新申請就業保險 (EI) 的失業者納入職缺配對系統,加快職訓與就業媒合。同時,長期任職者的就業保險補助期將從 45 週延長至 65 週,並為多達 70 萬名勞工免除等待期。
為協助企業應對衝擊,卡尼宣布成立「戰略應對基金」(Strategic Response Fund),總額達 50 億加元,幫助企業開發新產品、升級設備並拓展新市場。2025 年設立的「地區性關稅應對計畫」原規模 4.5 億加元,也同步擴增至 10 億加元。
此外,卡尼推出「購買加拿大貨」政策,要求聯邦政府、各部門及國有企業在公共採購中優先選用本國產品,以強化本土產業發展。他指出,過去依賴自由貿易框架下的大量外購模式已不合時宜,未來政府採購將以支持加拿大企業為首要原則。
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中小企業貸款上限將從 200 萬加元提高至 500 萬加元;大型企業可透過「大型企業關稅貸款計畫」獲得低利率、長期融資支持。
同時,農業與漁業部門也將獲得超過 3.7 億加元的生質燃料生產補貼,協助加拿大小麥、牛肉與海產品生產商重組供應鏈,並透過市場行銷與貿易多元化策略,開拓更多出口市場。
不過,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博勵治 (Pierre Poilievre) 批評卡尼的政策「只是表面功夫」,指責政府在與川普政府談判上毫無實質進展,反而讓加拿大陷入更不利的貿易局勢。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