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無人計程車受惠股 一拖拉庫

先探投資週刊


無人計程車從科幻想像走入日常,今年被視為自動駕駛商業化的轉折點,美中車廠已在街頭跑出數百萬趟載客數據,而台灣供應鏈正在悄悄卡位。


【文/周佳蓉】

對於無人計程車的想像,大多數人以前多停留在電視劇、電影情節,如今無人計程車已從科幻走入現實,二五年更被視為全球自動駕駛產業商業化的關鍵年。

有望補足勞動力缺口

在美國街頭,谷歌旗下 Waymo 已完成每周逾二五萬次付費計程車服務,車輛精準穿梭車陣,每次轉彎、加速、煞車都相當順暢;在中國北上廣深,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的無人車加速擴張,並建立合作夥伴生態,開拓國際市場,將歐洲或中東視為出海口。

過去幾年,美中兩國已先後推出無人計程車服務與試點,中西方代表包括百度 Apollo Go 和 Waymo,根據 IDTechEx 發布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報告》,全球 Robotaxi 市場產值在二○四五年將達一七四○億美元,二十年 CAGR 達三七%,高盛則預測,中國市場產值則將自二五年的五四○○萬美元,飆升至三五年的四七○億美元,滲透率更可能由目前不到一%,至二○三○年躍升至二五%。高盛預測,中國一線城市有望在未來每輛 Robotaxi 年收入達到三.一萬美元,高於傳統網約車,原因在於超長工時優勢。隨著中國人口結構變化,深圳、杭州、寧波和成都等地近年宣布延長司機年齡上限,未來十年間全中國至少四百萬名司機退休,Robotaxi 的成長將有望補足這一塊勞動力缺口。

美國晶片製造巨擘輝達(Nvidia)同時也在銷售自動駕駛汽車的硬體和軟體,在無人駕駛汽車的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沒有人為介入的無人車也可視作一種機器人,在過去車廠要推出自家的自動駕駛,需配置昂貴的光達或者影像辨識搭配高清地圖去環境偵測,投入持間和金錢成本高昂,輝達則提供自駕車的三大運算資源:DGX 系統訓練 AI 模型、Drive AGX 車載系統進行即時運算、Omniverse 用於模擬與生成合成數據,能大幅減少車廠的開發成本。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輝達已與 Waymo、Benz、Volvo、長城汽車、極氪汽車展開密切合作,CES展上輝達也宣布與 Toyota 合作、GTC大會宣布與通用汽車擴大合作,通用證實將採用 Nvidia Drive AGX 平台支援 L2+~L4 級別自動駕駛。就像電腦當年的出現以驚人速度掀起的科技革命,未來幾年自動駕駛開發的速度將大幅躍升。黃仁勳預期:汽車業將成為最大的AI與機器人產業之一,未來十年將是自駕車、機器人與自主機器的黃金時代。

新一波無人車競爭已來臨

觀察自駕車這個產業,可以細分為三個陣營:無人計程車公司、汽車製造商,以及自成一格的特斯拉。今年六月,特斯拉 Robotaxi 已在美國德州奧斯汀啟動試營運,首批投入十多輛 Model Y,之後還將推出沒有傳統方向盤及踏板的 Cybercab,計畫在二六年大規模量產至十萬輛。七月特斯拉進一步申請在亞利桑那州測試與營運 Robotaxi,欲進駐鳳凰城都會區。(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6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