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報告揭露Q2主動型基金布局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根據美國銀行 (BofA) 的最新報告,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在上一季重新加碼科技與工業類股,同時大幅減碼醫療保健類股。

美銀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純做多基金 (long-only funds, LOs)「在第一季創下對資訊科技股的史上最低持倉水位後,於第二季重新增持科技股」。
科技股的相對權重上升了 4 個百分點至 0.98 倍,其中輝達 (Nvidia)(NVDA-US)、博通 (Broadcom)(AVGO-US) 與微軟 (Microsoft)(MSFT-US) 的持股增幅最為顯著。即便如此,美銀指出,科技股配置仍然「低於歷史平均的 1.03 倍」。
該行補充,工業類股同樣迎來顯著資金流入。LOs 將工業股的持倉比例提高了 3 個百分點,美銀報告稱,該板塊目前在其數據中「位在史上最高加碼水準,達 1.2 倍」。
相較之下,醫療保健股遭到大幅拋售,因投資人擔憂「政策風險及表現不佳 (今年迄今最差的板塊)」。
美銀指出,今年股價大跌 38% 的聯合健康集團 (UnitedHealth Group)(UNH-US),其持股比例出現最急劇下滑,目前僅有不到一半的 LOs 持有該股,而三個月前這一比例仍約為 60%。
整體來看,醫療保健股的持倉水準下降了 8 個百分點至 1.05 倍,為三年多來最低。美銀指出,若不計禮來 (Eli Lilly)(LLY-US),該板塊目前屬於減碼狀態。
儘管市場普遍擔憂股市估值過高,美銀發現基金經理人仍「選擇堅守已被驗證成功的標的,並願意為過往的優異表現支付溢價」。
動能股的配置比重已達到過去一年來的最高水準,而最廣泛持有的股票相對於標普 500 指數的溢價估值已接近歷史新高。」
展望未來,美銀表示,其美國市場狀態指標 (U.S. Regime Indicator)「有望在下個月轉向復甦階段」,而這階段歷史上通常有利於價值股、高風險股、高股息率股與小型股,而這些類別目前都是被主動型基金低估的領域。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