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輝達Blackwell引入中國市場的可能性真實存在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AI 巨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週三 (27 日) 表示,公司先進的 Blackwell 晶片引入中國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同時呼籲美國政府開放市場,允許美國晶片製造商進入中國市場。

輝達上季財報表現強勁,儘管未向中國出售任何 H20 晶片,輝達第二財季仍交出亮眼成績,營收年增 56%,達 540 億美元。公司釋出 1.8 億美元 H20 庫存轉售至中國以外市場,貢獻約 6.5 億美元營收。
黃仁勳週三財報會議上強調,中國是全球第二大 AI 市場,預估今年潛在商機達 500 億美元,並預期每年可維持約 50% 的成長率。
黃仁勳表示,公司正積極評估將最新一代 Blackwell AI 處理器引入中國市場的可能性,並呼籲美國政府放寬相關出口限制,讓美國科技公司能在全球 AI 競賽中保持領先。
黃仁勳認為:「我們將 Blackwell 引入中國市場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只需要持續倡議美國科技公司能夠在 AI 競賽中領先並獲勝的重要性,並幫助讓美國的技術堆疊 (tech stack) 成為全球標準。」
輝達財務長 Colette Kress 週三指出,公司預計第三財季營收仍將維持在 540 億美元,不計入任何中國 H20 晶片銷售。不過,她補充,若地緣政治環境改善,H20 晶片未來可能帶來 20 億至 50 億美元收入。
Kress 提及,輝達持續提升 Blackwell 架構產品的營收,第二季該產品的營收季增 17%,其中包括最新的 Blackwell Ultra 晶片。在 Blackwell 的各類客戶中,大型雲端服務商貢獻了 50% 的資料中心收入。
近期有報導指出,中國政府正在鼓勵本土 AI 開發者採用自主研發晶片取代輝達產品。
Kress 補充指出,雖然會後公司已獲得部分 H20 晶片的出口許可,但美國政府尚未發布正式規範,說明 15% 收入分成的具體執行方式。她表示:「美國政府官員已表達期望,將從授權的 H20 銷售收入中抽取 15%,但截至目前,相關規定仍未正式公布。」
Kress 透露,如果公司看到更多人對 H20 的興趣和更多授權,「我們仍然可以生產更多 H20,並增加出貨量。」
簡言之,輝達仍在觀察美中之間的地緣政治動態與政策走向,這將直接影響中國市場銷售策略。
今年 7 月與 8 月,黃仁勳曾兩度造訪白宮,與川普政府高層會面,爭取針對 H20 AI 晶片的出口許可。
8 月初,白宮宣布川普總統與黃仁勳達成協議,允許輝達獲得對中國市場的出口許可,但條件是輝達須將中國 H20 銷售收入的 15% 上繳美國政府。
會後,川普表示,對於針對 Blackwell 晶片進一步達成協議持開放態度,不過仍強調 Blackwell 技術過於先進,可能僅會放行「部分性能削弱版本」,以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要求。
黃仁勳指出,若禁止出口,可能會迫使中國科技公司加速研發國產 AI 晶片,進而削弱美國在 AI 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讓中國 AI 開發者使用輝達晶片,比逼迫他們轉向國產晶片更符合美國利益。」
週三盤後時段,隨著投資人消化輝達 (NVDA-US) 最新財報,資料中心業績表現略遜,美股期貨走低,標普 500 期貨下跌 0.2%,晶片股受到拖累,AMD (AMD-US)、台積電 ADR (TSM-US) 與博通 (AVGO-US) 盤後股價挫跌約 1%。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