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泰國房市慘崩!三大致命傷釀百年最慘危機 新屋到豪宅都受衝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場被泰國銀行界與業界人士稱為「百年來最糟糕」的房地產風暴,正席捲這個東南亞國家。從豪華公寓的銷售處到郊區的住宅工地,市場的冰冷氣息無所不在。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泰國房市慘崩!三大致命傷釀百年最慘危機 新屋到豪宅都受衝擊。(圖:shutterstock)

隨著新房銷售急凍、買家信心跌落與銀行信貸緊縮,泰國房地產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結構性危機,其影響範圍已超越單一產業,直接威脅到家庭財富與國家經濟的穩定。


房屋抵押貸款總合 破天荒負成長

泰國銀行(央行)發言人差雅薇 · 猜阿南(Chayawadee Chai-anant)和泰國大華銀行高層不約而同地指出,當前房市狀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糟。數據佐證了這一論斷:2025 年泰國房屋抵押貸款總額預計將出現史上首次負成長。

這場風暴的源頭,可以歸結為三大關鍵因素的疊加與連鎖反應。

首先是買家信心徹底崩潰。泰國住房商業協會(HBA)的調查顯示,超過 72% 的潛在購房者因對未來收入穩定性感到深度擔憂,而無限期推遲了購房計劃。特別是大量依賴旅遊業的中產階級,在收入銳減後,曾經被視為資產保值工具的公寓,如今成了不敢觸碰的奢侈品。

其次是銀行信貸的全面收緊。面對不斷攀升的不良貸款(NPL)率,銀行體系已築起嚴格的防線。貸款核准通過率從 2023 年的平均 65% 驟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不足 40%,即使是高收入專業人士也難以通過審核。銀行收緊信貸,不僅阻斷了新房交易,也迫使越來越多的業主因資金壓力而拋售房產,加劇了市場的拋壓。

最後也是最致命的因素,是壓垮市場的「供應過剩」這根稻草。根據房地產資訊中心(REIC)的報告,泰國全國未售出的新房存量已達歷史峰值光是曼谷及週邊地區就積壓超過 15 萬套。更令人擔憂的是,泰國每年新增的房屋供應量仍持續超出實際有效需求約 35%。這種供需嚴重失衡的局面,讓市場像一個隨時會潰堤的「供應堰塞湖」,價格崩塌只是時間問題。

危機骨牌效應 從低端到高端

這場危機的蔓延軌跡清晰得令人恐懼,呈現出從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全面擴散的骨牌效應。最初的寒意集中在 300 萬泰銖以下的低端市場,隨後毫不留情地向上侵蝕。300 至 500 萬泰銖的中端市場成交量腰斬,而曾經被視為堅不可摧的 1000 萬泰銖以上高端及豪宅市場,也因外國高端買家撤離而面臨空置率飆升的困境。

諷刺的是,在這種全面性的低迷中,二手房市場卻出現了病態的繁榮。房地產資訊中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二手房交易量逆勢成長 22%,而新房成交量同期暴跌近 40%。

這背後的原因是急需現金週轉的賣家願意大幅降價拋售,吸引了一批有剛性需求且現金充裕的「撿漏者」。銀行也敏銳地將信貸資源向風險相對較低的二手房交易傾斜,進一步加速了這種市場的分化。

價格戰陰影籠罩 復甦之路漫長

當前,泰國房市已籠罩在價格戰的陰影下。許多開發商被迫掛出「直降百萬泰銖」的橫幅以求生存。業界專家警告,這場價格戰的衝擊將遠超去年泰國汽車市場的慘烈競爭,因為房地產產業鏈更長,對家庭資產負債表和金融體系穩健性的衝擊將呈幾何級數放大。

當房產這一泰國家庭最大的財富載體大幅貶值,由此引發的「負財富效應」將迫使民眾緊縮消費,消費引擎的失速將嚴重動搖經濟復甦的基石。這場危機已超越了房地產本身,它關乎金融體系的穩定,更關乎整個泰國經濟的未來航向。

泰京銀行行長帕永 · 斯里瓦尼奇預判,房地產行業的真正復甦,不可能獨立於整體經濟之外,可能需要一到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泰國決策者正處於兩難的境地:短期內強行刺激樓市可能加劇供應過剩和金融風險;但若任由市場深度調整,房地產作為經濟支柱的崩塌又會嚴重拖累 GDP 成長和就業。

曼谷燈火通明的空置公寓群,正無聲地昭示著這場結構性危機的深度。泰國能否在風暴中找到新的錨點,世界正在拭目以待。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