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狂飆躍居A股股價第二 直追茅台 帶動晶片股強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A 股科技股周五 (22 日) 強漲,其中,寒武紀 (688256-CN) 的股價表現尤其引人注目,盤中一度大漲近 14%,股價突破 1160 元關口,續創歷史新高。截至午盤,寒武紀 - U(Cambricon-U) 總市值超過 4871 億元人民幣,一度超越中芯國際,躍居科創板市值首位,並成為科創板股價最高的股票,同時也是 A 股市場股價第二高的股票。

寒武紀的傲人表現與市場地位
寒武紀的強勢上漲並非一蹴而就。就在前一天 (8 月 21 日),其股價已創新高,市值站上 4400 億元,成交額以 119.3 億元位居科創板第一。今年以來,寒武紀 - U 的股價累計已上漲逾七成,顯示市場對其前景的強烈看好。今日,其股價高達 1164.45 元 / 股,與貴州茅台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寒武紀的領漲帶動了整個晶片與算力板塊的集體狂飆。除了寒武紀,海光信息一度暴漲逾 19%,盛美上海觸及「20cm」漲停,盛科通信等個股漲幅也均超過 10%。算力股全線爆發,雲天勵飛、品高股份等多股盤中觸及漲停。AI 硬體股反彈,CPO(共同封裝光學) 等 AI 硬體股也展開反彈,新易盛等多股再創歷史新高。
若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劃分,電子、計算機、通信等 TMT 賽道行業漲幅居前,進一步印證了科技股成為當前市場熱點。
中國自產晶片替代進程加速
此次晶片股的狂飆,部分歸因於外部因素對國產晶片替代進程加速的推動。據多家媒體報導,輝達 (NVIDIA) 已指示三星電子、安靠科技等關鍵零部件供應商暫停與 H20 晶片相關的生產。H20 是輝達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降配版人工智能晶片,廣泛應用於算力訓練和推理場景。
在此之前,中國國家網信辦已於 7 月 31 日就 H20 算力晶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約談輝達公司。
自美國今年 4 月首次禁止對華出口輝達 H20 晶片後,中國企業紛紛轉向華為和寒武紀等國內晶片製造商。業內人士認為,北京此舉雖然對輝達在華業務形成壓力,但卻強化了半導體自主可控的政策導向,短期內對本土晶片企業構成利好。
在這一政策導向下,華為、寒武紀等國產晶片廠商有望在推理晶片等領域加快替代進程。甚至有消息提到,DeepSeek 在其官宣發布 DeepSeek-V3.1 的文章中提及,UE8M0 FP8 是針對即將發布的下一代國產晶片設計,這也預示著國產晶片技術的持續進步。
中信證券指出,AI 仍將是半導體產業向上成長的最大驅動力。一方面雲端 AI 需求持續,另一方面終端 AI 應用有望加速落地,並且中國半導體廠商在後續 AI 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顯著提升。其投資邏輯具體可分為兩條主線:雲端看國產化,終端看下游增量。這表明市場普遍認為,在外部壓力下,市場表現正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國產替代的動力,半導體有望成為科技股行情的主線。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