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慧汽車到機器人 光學雷達引爆「第二成長曲線」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人工智慧(AI)時代的浪潮下,光學雷達(LiDAR)作為感知世界的關鍵技術,正迎來爆炸性成長。隨著機器人市場的崛起,光學雷達找到了一個更為廣闊且充滿潛力的新藍海,使其成為繼智慧汽車之後的「第二成長曲線」。

禾賽科技(HSAI)近日公布的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為這個論點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
財報顯示,該公司當季淨利潤突破 4,400 萬元 (人民幣,下同),總營收高達 7.1 億元,年增率超過 50%。更引人注目的是,禾賽在機器人領域的產品交付量達到 48,531 台,同比驚人地成長了 743.6%。
這七倍多的成長不僅凸顯了機器人市場對光學雷達的強勁需求,也點燃了整個供應鏈的熱情,相關股票如特種工程塑膠 PEEK 等在市場上表現搶眼,預示著一個萬億級的新賽道已然開啟。
智慧車領域立足:從「功能件」轉變為「安全標配」
在機器人市場爆發的同時,光學雷達在智慧汽車領域的地位也已基本確立。正如禾賽聯合創辦人兼 CEO 李一帆所言,「光學雷達正在成為智能汽車的安全標配。」
過去一年,光學雷達在汽車市場的滲透率迅速提升。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數據,截至今年 6 月,光學雷達在新能源乘用車中的滲透率已達到 17%,且連續三個月維持在 16% 以上。
從 2022 年的不到 5% 到如今近五分之一的新車搭載光學雷達,這證明了消費者對其「隱形安全氣囊」價值的認可。市場與技術的雙重選擇,讓「多感測器融合」路線最終勝出,徹底宣告「純視覺」路線的失敗,因為後者在處理複雜路況時存在無法克服的安全隱患。
禾賽在汽車領域的表現同樣亮眼。第二季度總交機量達 352,095 台,同比增長 306.9%。其中,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產品交付量為 303,564 台,增長率高達 275.8%。今年上半年,禾賽光學雷達總交付量已超過 2024 年全年。
除了與小米等車企建立平台級合作,禾賽的半固態光學雷達 ATX 也已獲得豐田汽車旗下合資品牌的量產定點,預計於 2026 年開始交付。這些合作不僅代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更是一種國際級別的技術認可。
機器人爆發 新一輪成長的巨大潛力
隨著 AI 時代的到來,光學雷達作為 AI 感知物理世界的基礎工具,正成為 ADAS、機器人、數位孿生三大領域的技術核心。特別是在機器人領域,其潛力正在被快速釋放。
目前,光學雷達應用最廣泛的機器人是割草機器人。根據貝哲斯諮詢的數據,2024 年全球機器人割草機市場規模為 20.53 億美元,預計到 2029 年將以 12.11% 的複合年增長率持續成長。而九號公司的預測更為樂觀,估計到 2030 年,割草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 159 億美元。
過去,割草機器人主要依賴 RTK + 視覺 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建構)技術導航,但這類技術在遇到樹木或建築物等遮蔽物時,衛星訊號容易丟失,導致定位失效。光學雷達的加入徹底改變了這一格局,使無邊界割草機器人成為可能。在 2024 年,無邊界割草機器人的市場在歐美地區迅速升溫,其發展階段被比作「2016 年的掃地機器人」,顯示出巨大的市場爆發力。
除了割草機器人,光學雷達的應用正加速擴展至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人。由於這類機器人所處的物理環境更為複雜多變,「光學雷達 + 深度相機」的融合方案已成為主流。
目前,包括宇樹科技、智元在內的國內頂尖機器人企業,均已將 3D 光學雷達作為其人形或四足機器人的關鍵感測器。
總體而言,光學雷達成本的持續下降和技術的創新,使其能夠從高端選配走向大規模普及。隨著汽車市場的「標配化」和機器人市場的「引爆」,光學雷達的成長空間已徹底打開。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