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Solana TPS 背後的真相
金色財經
作者:Haotian
這兩天,圍繞Solana 10W TPS的討論聲音又多了起來,原因是@cavemanloverboy確實在Solana主網上跑出了10萬+ TPS,但大部分人並沒有搞明白這個數據背後的意義:
1)首先,cavey這次實驗本質上是在「理想條件」下的極限測試。這意味著這並不是Solana主網的常態性能,和測試網環境下的實驗室數據有差異,但大差不差。
因為他採用了用了noop(no operation)空操作測試程序,顧名思義,就是只做最基礎的簽名驗證就直接返回成功,不執行任何計算、不改變任何帳戶狀態、不調用其他程序,且每筆交易只有200字節,遠低於正常交易的1kb+。
這意味著,這次10W TPS的測試實在非正常交易環境下算出來的,它測試的是Solana網路層和共識層的極限吞吐量,而非應用層的實際處理能力。
2)這次實驗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Frankendancer驗證器客戶端。簡單理解,Frankendancer是Jump Crypto正在開發的Firedancer驗證器的「混血測試版」——把Firedancer已完成的高性能組件嫁接到現有Solana驗證器上。
其實就是用華爾街那套高頻交易技術棧,重構了Solana的節點系統,通過精細的內存管理、自定義線程調度等底層優化實現的性能提升。但僅僅是部分組件的替換,就可以實現3-5倍的性能提升。
3)這個測試實驗說明,Solana在極理想狀態下是可以實現TPS達到 10w +的,那為什麼日常只有3000-4000的TPS? 簡單總結大致有三點原因:
1、Solana的POH共識機制需要Validators不斷投票來維持,而光這些投票交易就占據了70%以上的區塊空間,這給正常交易留下的性能通道就收窄了; 2、Solana的生態活動經常會存在大量的狀態競爭行為,比如Mint 新NFT或新MEME 發布時,可能會有成千上萬筆交易搶占同一個帳戶寫入權限,導致失敗交易比例比較大;
3、Solana生態存在的套利機器人為了搶MEV利益,可能會發送大量的無效交易,存在資源浪費行為。
4)不過,即將到來的Firedancer的全面部署和Alpenglow的共識升級將會系統性解決這些問題。
Alpenglow共識升級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把投票交易轉移到了鏈下相當於為正常交易釋放了70%的空間,同時可以將確認時間降低到150毫秒,讓Solana的DEX體驗無限接近CEX。此外本地費用市場的啟用也能避免單個程序的Fomo火爆造成全網擁堵的尷尬現狀。
Firedancer的好處除了性能優化提升之外,關鍵是實現了客戶端的多樣性,讓Solana像以太坊意義昂有Geth Nethermind等多個客戶端,在去中心化,單點節點故障方面有直接提升。
以上。
所以,Solana 10W TPS的討論懂行的人看到其實是對於Solana未來升級的客戶端和共識協議的信心,不懂行的則試圖靠TPS軍備賽給Solana拉存在感(儘管TPS比拼已經過時了),但實驗背後的意義看懂的話還有挺有收穫的,科普一下,分享給諸君。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上課抽比特幣:幣圈新手入門班開課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