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輝達市值5年內可望衝上9兆美元 「能源」是通關密語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華爾街知名投資公司 Melius Research 發布最新報告,大膽預測輝達 (NVDA-US) 的市值有望在 2030 年達到 9 兆美元,主因是該公司對全球 AI 基礎設施的高度市占率,以及對龐大能源需求的深入洞察。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輝達市值5年內可望衝上9兆美元 「能源」是通關密語。(圖:shutterstock)

輝達的市值在今年 7 月甫突破 4 兆美元,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焦點。Melius Research 分析師 Ben Reitzes 估算,在未來五年內,輝達的價值可能再次翻倍成長。核心論點在於,輝達不僅是晶片供應商,更將成為未來 AI 基礎設施的核心參與者,而「能源」將是定義此一市場規模的關鍵變數。


Reitzes 在報報中強調:「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最關鍵的焦點應是能源。能源是最大的限制,同時也是最大的機遇。」

隨著 AI 技術的指數級發展,其背後所需的算力——主要來自大型資料中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能源。業界甚至已習慣使用「吉瓦」(Gigawatt)或「兆瓦」(Megawatt)等電力單位來衡量資料中心的規模。

該報告引用了麥肯錫的數據,預計到 2030 年,全球由 AI 驅動的能源需求,將以每年 30% 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飆升。這代表在本世紀末,全球 AI 工作負載所需的總能源將達到 156 吉瓦,這是一個足以驅動數個國家的龐大數字。

Melius Research 的分析模型,將此一能源需求直接轉化為輝達的潛在營收。根據估算,每一吉瓦的 AI 能源需求,可為輝達創造 400 億至 500 億美元的營收機會。

Reitzes 進一步推測,若將通貨膨脹及其他市場因素納入考量,此一數字在 2030 年可能攀升至每吉瓦 600 億美元。

以此為基礎,若全球 AI 能源需求如預期般成長,到 2030 年,整體市場的年度總營收機會將高達約 2 兆美元。Reitzes 指出,輝達憑藉其技術領先地位,以及與各大資料中心和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的深度合作,已經在 AI 基礎設施市場中佔據了有利位置。

「這意味著他們正在轉型為基礎設施的建設者與參與者,理應在其中佔有重要份額。」Reitzes 補充道。

報告假設,若輝達能成功佔領此一市場約 30% 的份額,其年收入將達到 6,000 億美元的規模。這個強勁的營收預測,正是支撐其 9 兆美元估值的核心基礎。

然而,Reitzes 也強調,此一宏偉藍圖的實現並非毫無挑戰。其估算的最大前提,是全球能源產業及相關參與者,必須願意且有能力進行巨額投資,以滿足 AI 時代的能源需求。

報告指出,為了在 2030 年前滿足預期的 156 吉瓦需求,全球需要在能源基礎設施上投入約 5 兆美元的資金。這項挑戰不僅關乎技術,更涉及全球資本配置、政策支持與供應鏈的協同合作。

「我並不是說他們在任何單一年度都能達到這個目標,」Reitzes 解釋道,「但在這個十年的尾聲,這一切確實看起來是可能的。」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