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上漲背後的華爾街力量 揭秘Bitmine的245億陽謀
金色財經
從礦工到巨鯨:BitMine的閃電轉型
BitMine的轉型之路,堪稱教科書級別的資本運作,其節奏之快、規模之大、背書之強,在資本市場極為罕見。它向市場展示了在數字資產時代,一家上市公司的價值核心可以如何被迅速地重塑。
轉型的號角: 2025年6月30日,BitMine正式吹響了向以太坊財庫戰略轉型的號角。公司宣布啟動2.5億美元的私人配售,並同時宣布任命Fundstrat創始人、華爾街知名策略師Tom Lee為新任董事會主席。
這一任命本身就是對市場最強有力的信號,意味著這家公司將由一位最懂加密貨幣、也最懂華爾街的頂級大腦來掌舵。
資本的集結: Tom Lee的登高一呼,迅速引來了華爾街最頂級的資本力量。這份星光熠熠的投資者名單,包括了PayPal前CEO、矽谷創投教父Peter Thiel,方舟投資(ARK)的「牛市女王」Cathie Wood,以及Founders Fund、Galaxy Digital、Pantera Capital、Kraken等一眾在傳統金融和加密領域都極具影響力的機構。如此強大的資本背書,為BitMine的轉型提供了無可匹敵的信譽和資金支持。
瘋狂的吸籌: 在資本的加持下,BitMine開始了瘋狂的掃貨模式,其增持速度令人瞠目舌。
7月14日,宣布持有超5億美元ETH。
7月17日,持有量翻倍,超過10億美元。
7月24日,再次翻倍,持有超20億美元ETH。
8月11日,持有量已超過115萬枚ETH,價值近50億美元。 其首月的每股ETH增速,已超越了當年MicroStrategy前六個月的累計表現。
無盡的彈藥: 就在市場以為這已是極限時,8月12日,BitMine再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計劃將用於購買ETH的募資目標,從25億美元飆升至 245億美元。
這一數字,徹底展現了其要成為以太坊世界中央銀行、甚至是5%鍊金術的宏大野心。
華爾街的陽謀:數字資產財庫(DAT)的新範式
BitMine的瘋狂舉動,背後是一種被稱為「數字資產財庫」(DAT, Digital Asset Treasury)的新興商業模式。這種模式的核心,是徹底顛覆傳統企業的價值創造方式,將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與一種高增長的數字資產深度綁定。
價值創造的轉變: 傳統企業的價值依賴於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並通常用本益比(P/E)來估值。而DAT公司的價值則直接錨定於其持有的數字資產的增值,其估值更多地基於凈資產價值(NAV)。投資者購買DAT公司的股票,實際上是在購買一個由專業團隊管理的、具備主動增值能力的數字資產投資組合。
估值的三重驅動力: 根據頂級VC Pantera的分析,DAT公司的股價可以被精準地拆解為三大要素的乘積:
以BMNR為例,在其股價超過1300%的漲幅中,超過60%的增長來自於「每股ETH數量」的增加,而ETH價格本身的上漲僅貢獻了約20%,NAV溢價倍數的擴大貢獻了另外20%。
這清晰地揭示了DAT模式的核心優勢:股價增長的主導因素,是管理層通過主動資本運作實現的每股代幣增值,而非被動的市場漲跌。 投資者獲得的不僅是市場的Beta收益(隨ETH價格波動),更是管理層創造的Alpha收益(超越市場的超額回報)。
Tom Lee的超級牛市邏輯:為何是ETH?為何是現在?
作為這場資本大戲的總設計師,Tom Lee選擇以太坊作為核心標的,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基於其對未來十年宏觀趨勢的深刻洞察。
核心催化劑:穩定幣的「ChatGPT時刻」Tom Lee認為,穩定幣是已經成功破圈並被主流採用的殺手級應用,是加密領域的「ChatGPT」。
他引用了穩定幣發行商Circle上市後高達90億美元的估值,並指出其百倍於EBITDA的股價營收比,在傳統華爾街看來是「神級」表現。他預測,在監管的鼓勵下(穩定幣已成為美債的第12大持有者),穩定幣市場規模將從目前的2500億美元,在未來增長10倍至2兆美元以上。
而絕大多數穩定幣都運行在以太坊上,這將直接導致以太坊網路費用的指數級增長,從而極大地推高ETH作為網路核心資產的內在價值。
戰略選擇:為什麼是以太坊?除了穩定幣,Tom Lee認為以太坊的網路效應、收益多樣性(PoS質押)以及機構採用趨勢,使其成為比比特幣更具吸引力的財庫資產。隨著華爾-街的「鏈上化」,無論是RWA(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還是DeFi,以太坊都將是核心的基礎設施。
最優工具:為什麼投資DAT公司,而非直接買幣?Tom Lee進一步闡述了投資BitMine這樣的DAT公司,相比直接購買ETH或其ETF的五大核心優勢,這五大優勢共同構成了DAT模式的「護城河」:
反射性」增值: 這是DAT模式最核心的魔法。當公司股價高於其每股凈資產價值(NAV)時,可以通過增發股票來購買更多的ETH,從而實現「越漲越買,越買越漲」的飛輪效應,讓股東持有的每股ETH數量不斷增加。
更低的槓桿成本: 個人投資者想加槓桿買ETH,可能需要支付高達10%的利息。而上市公司可以通過發行可轉債等方式,以接近於零的成本獲取槓桿,甚至通過賣出波動性來獲利。
併購套利: 隨著DAT模式的普及,市場上會出現其他交易價格低於其NAV的同類公司。BitMine可以利用自身的股價溢價,去併購這些折價的公司,實現資產的折價收購,這無異於一種套利。
營運業務增收: 與只能「囤幣」的比特幣DAT不同,以太坊的PoS機制賦予了其「生息」的屬性。BitMine可以通過質押其持有的ETH,獲得穩定的年化收益,並將這些收益復投,購買更多的ETH,形成強大的複利效應。
獨特的機構看漲期權: 當大型機構或主權國家需要大規模配置ETH時,直接在公開市場購買可能會面臨流動性不足和價格衝擊的問題。此時,直接收購擁有巨量ETH的財庫公司,就成了一個更高效、成本更低的選項。這使得DAT公司具備了一種獨特的「機構收購溢價」,Tom Lee稱之為「華爾街的認沽期權」。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上課抽比特幣:幣圈新手入門班開課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