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亞洲詐騙調查 超過7成國人曾遇詐騙 平均2天一次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信任科技服務商 Gogolook(6902-TW) 旗下數位防詐 APP Whoscall 攜手全球防詐聯盟 GASA 和 ScamAdviser,連續第 4 年發布《亞洲詐騙調查報告》,最新出爐的報告指出,台灣超過 70% 民眾曾遭遇詐騙,且平均每兩天就可能遇上一起詐騙事件,其中 13% 更曾因此蒙受金錢損失,尤其投資詐騙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超過7成國人曾遇詐騙 平均2天一次。(圖:GOGOLOOK提供)

據台灣警政署統計,詐騙財損金額於 2024 年創新高、達 502 億元,因此 GASA、Whoscall 和 ScamAdviser 攜手發布《2025 亞洲詐騙調查報告:台灣篇》,調查顯示,72% 的台灣民眾過去一年曾遭遇詐騙情境,其中 13% 曾因此蒙受金錢損失。


報告也指出,台灣民眾平均每兩天就可能遇上一起詐騙事件,更有約 45% 的民眾每月皆至少遇到一次,顯示提升防詐教育與警覺性刻不容緩。

即便數位詐騙技術持續演進,傳統的電話詐騙仍是最常見的手法之一,根據調查,高達 50% 的台灣民眾表示過去一年曾接過詐騙來電,例如假冒銀行客服通知帳戶異常,或謊稱親友遭逢急難、要求立即匯款等手法。

除了電話外,電子郵件 (37%)、社群平台 (34%)、簡訊 (34%) 也是詐騙常見途徑,反映出詐騙早已滲透至日常溝通與資訊接收的每一個環節,從假冒快遞簡訊、假名人投資影片,到近期頻傳的 Instagram 與 Facebook 假冒廣告,無論是滑手機、點開信件通知,甚至網購結帳,日常生活幾乎無所倖免。

此外,通訊軟體 (27%)、數位廣告 (21%)、電商平台 (14%) 甚至實體包裹或郵件 (13%) 也都出現詐騙案例。

而在詐騙類型方面,報告指出「投資詐騙」為最常見手法,占比高達 65%,且詐騙手法不再只是單一話術,而是透過社群平台 (如 Facebook) 大量推播詐騙廣告,搭配假群組提供看似穩賺不賠的投資機會,讓整體詐騙流程極具迷惑性,使得中高齡與對金融資訊敏感度較低的族群容易受騙。

其他民眾最常遇到的詐騙手法依序為購物詐騙 (60%)、冒名詐騙 (60%) 和愛情詐騙 (56%)。多數民眾更表示曾遭遇不只一次,顯示詐騙集團擅長針對人性弱點設局,並透過不同情境出擊,讓民眾難以招架。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