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北上消費也救不活 深圳地標「皇庭廣場」將被拍賣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曾被「港人北上」消費潮救活的皇庭廣場,再度被推上法拍台。

據《界面新聞》周四(14 日)報導,皇庭國際 (000056-CN) 在周二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融發投資名下資產晶島國商購物中心(即深圳皇庭廣場)及相關附屬設施、設備將於 9 月 9 日至 10 日被司法拍賣,起拍價為人民幣 30.53 億元。
這一價格較三年前期主動掛牌時的 56.2 億元已遭腰斬,較評估值 43.61 億元也折價近三成。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貢獻公司超過 56% 年營收的核心資產,皇庭廣場一旦拍賣易主,極可能觸發「淨利潤為負且營收不足 3 億元」下市條款,皇庭國際面臨強制下市巨大風險。
「當前公司正在與債權人溝通協商,包括債務化解在內的整體和解方案,雙方均在積極爭取和解方案儘早落地;後續雙方若能達成和解,可能存在法院撤銷本次司法拍賣的情況。」面對迫在眉睫的拍賣,皇庭國際在公告中也表達尋求轉圜的意願。
該項目土地使用年限為 40 年,即從 2002 年 10 月 8 日~2042 年 10 月 7 日,也就是說,剩餘使用年限有 17 年左右。
開業十二年,皇庭廣場的命運幾經波折。
作為深圳福田 CBD 最後一塊商業用地的開發項目,地理位置上有著先天優勢。其坐落於深圳福田中心區,是地鐵 1 號、4 號線雙地鐵上蓋物業,北接市民中心,南鄰會展中心,與現在的星河 COCOPark、平安金融中心共同構成福田 CBD 黃金三角。
在 2013 年開業之初,皇庭廣場以「奢侈品 + 高端餐飲」為定位,一度成為深圳商業新貴,租金報價也遠超周邊商場,市場認可度很高。
然而,高光時刻未能持續。2015 年前後,深圳商業地產供應量激增,伴隨周邊 COCO Park、卓悅中心等競爭商業體崛起,皇庭廣場被分走大量客流,營運也開始出現裂痕。
隨後幾年時間,皇庭廣場多次更改自身定位,試圖轉型,吸引客流量,但並未奏效。2019~2021 年,受線上新零售、疫情衝擊等因素影響,皇庭廣場商鋪空置率一度達到 30%,商場內店鋪陳列也較為凌亂,部分樓層甚至出現空置現象。
轉機出現在 2023 年,在深港全面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潮宛如救命稻草。
距離福田口岸僅兩站地鐵的皇庭廣場,憑藉 5 分鐘高鐵接駁香港的絕對區位優勢,一夜躍升為港人「北上消費」的核心驛站。
憑藉於此,商場客流量港客的比率從零飆至 45%,整體客流較 2019 年逆增 35%。據皇庭國際揭露,2024 年皇庭廣場出租率維持 95% 以上,日均客流超過 10 萬人次,周末日均 12 萬人次,大型節假日日均客流超過 15 萬人次。
8 月 13 日,雖為工作日晚上,商場人氣依舊很旺,店鋪也幾乎處於全部營業狀態。在深港全面通關兩年後,依舊有許多背著雙肩包、拖著拉桿箱的香港旅客,穿梭各大店鋪之間,許多商家的門店前還立著「返港必帶」宣傳牌。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