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科技廠避稅赴美投資?
先探投資週刊

隨著川普推動美國製造政策及高額關稅措施,全球產業供應鏈正經歷重組,科技巨頭如蘋果、輝達及台積電與眾多台灣業者,紛紛加碼在美國的投資。
【文/莊家源】
美國總統川普透過「美國製造」及「美國再次偉大」等政策口號,結合關稅手段,推動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組,進一步影響了全球資本市場的投資方向,美國概念股當中像是台積電、鴻海、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神達、台光電、環球晶等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科技大咖加碼美國投資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進口至美國的晶片及半導體課徵近一○○%的關稅,但同時提出解套方案,川普表示,只要企業承諾在美國設廠,即可立即免除該高額稅率,即便工廠尚在建造階段、尚未開始生產,只要企業展現投資意向,便能享受免稅待遇,此政策主要在吸引更多企業回流美國,促進美國製造業發展,進一步鞏固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
近期蘋果(Apple)宣布將加碼在美國投資一千億美元,擴大國內製造與供應鏈佈局,聚焦玻璃製造、半導體工程及AI實驗室等高階領域,使其對美國承諾總額達到六千億美元,此計畫被市場認為是回應白宮對蘋果海外產線布局的關切,同時降低產品面臨懲罰性關稅的風險。
另一科技巨頭輝達(NVIDIA)也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資高達五千億美元建構AI基礎設施,並首次於美國本土生產AI超級電腦,成為AI產業供應鏈的歷史性轉折點,此舉不僅回應了全球對AI算力飆升的需求,也符合美國政府製造業回流的政策訴求。
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在不久前也宣布投資美國製造的兩千億美元計畫,包括愛達荷州興建第二家領先的記憶體工廠,擴建佛吉尼亞州工廠並現代化;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同樣為了避開川普政府的關稅問題,提出了一項在美國新增一千億美元的投資計畫,若再加上拜登政府時期的六五○億美元投資計畫,總金額將高達一六五○億美元。
去年底,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圓廠已量產四奈米(N4)製程,其良率已達到與台灣廠相當的水準,台積電將亞利桑那州第二座晶圓廠的量產進度提前至二○二七年,以滿足客戶需求,提高供應彈性。目前第二座晶圓廠則將採用N3製程,已完成建設,並根據客戶對AI的相關需求加速量產進度。
台積電美國廠開始量產
法人指出,為因應超微(AMD)和蘋果(Apple)等客戶對亞利桑那州廠三奈米和二奈米的需求,台積電原定於二○二六年第四季進行的第二廠 P2A 移機計畫,已通知供應商提前至今年九月進行,整體時程提前了一年。因此,亞利桑那州第二廠的三奈米製程將於二○二七年底量產,而第二期產線 P2B 則預計在二○二八年量產二奈米,仍晚於新竹和高雄廠的量產時間。(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6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