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 Trainium 3年底問世 供應鏈完整解析
先探投資週刊

全球雲端業者資本支出加碼不手軟,且明、後年四大 CSP 廠 ASIC 晶片開發計畫藍圖明確,其中,AWS Trainium 3 明年即將放量,成為市場矚目的指標,可望帶動台灣 AWS 供應鏈迎向新一波成長高峰。
【文/吳旻蓁】
近年AI概念股在市場上星光閃耀,各種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公司與題材持續湧現,從晶片、伺服器組裝,到光通訊與冷卻系統,再延伸到PCB、CCL、連接線器等,形成一幅蓬勃發展的產業圖景。而在這股浪潮中,若能鎖定確定性高、落地時程明確的關鍵事件,將更有機會精準掌握成長契機。而 ASIC 就是已確立的重要趨勢之一。
與通用型GPU相比,ASIC 針對特定AI工作負載進行高度優化設計,能在相同能耗下提供更高效能密度,並在長期運行中顯著降低成本。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的規模日益龐大,使能源效率、計算密度與部署速度成為資料中心的核心競爭力,這正是 ASIC 的優勢所在。同時,GPU供應鏈長期緊張、成本高企,也推動了雲端服務商(CSP)加快自研 ASIC 晶片的腳步,以減少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
ASIC 伺服器出貨量可觀
而根據野村證券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隨著谷歌、亞馬遜AWS等科技巨頭打算未來兩年部署自主設計的 ASIC 晶片來看,市場格局或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野村表示,目前AI伺服器市場仍由輝達主導,市占率高達八成以上,而採用 ASIC 架構的AI伺服器市占僅約一成;不過,若從出貨數量來看,今年 Google TPU 的出貨量估計可達一五○萬至二○○萬台,AWS的 Trainium 2 亦有一四○萬至一五○萬台,合計已接近輝達五○○至六○○萬台的出貨水準。
換算下來,ASIC 伺服器的出貨量已逼近整體AI伺服器的一半。隨著越來越多雲端服務商提前布局並加速部署自家 ASIC 解決方案,野村預測明年 ASIC 伺服器的出貨量有望正式超越輝達,改寫AI運算市場的勢力版圖。同時,外資高盛證券也預估,明年 ASIC 伺服器全球出貨將高達五九.一萬台,較今年成長率高達四○%,成長力道不容小覷。
由此可見,ASIC 正成為AI伺服器市場中與GPU並行的重要架構。進一步來看,四大CSP廠的動作各有節奏,而從時程觀察,明、後年四大CSP廠 ASIC 晶片開發計畫藍圖已相當明確且快速推進中,接下來將最快上量、大規模部署的就是AWS的 Trainium 3,預計於明年第二季推出;Trainium 3 Lite 亦規劃在明年第三季發表。
Trainium 3 採用的是台積電的三奈米製程,計算性能比前代 Trainium 2 提升兩倍、能效提升四○%,此外,AWS去年還推出一款名為 Ultraserver 的新伺服器,是由六四顆相互連接的自研晶片組成,並強調內建 Trainium 3 的 UltraServers 呈現的效能將是採用 Trainium 2 裝置的四倍。
AWS Trainium 3 領跑
根據產業鏈消息,第一批搭載 Trainium 3 的伺服器將於今年底開始供貨,初期將優先部署於AWS的AI訓練與推論集群中,用於支撐更大規模的生成式AI模型與雲端服務。相較於其他CSP的 ASIC 專案仍在測試或初期導入階段,Trainium 3 的量產時程更為明確,也因此被市場視為明年 ASIC 放量的關鍵起點。且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CSP巨頭,AWS對於台灣供應鏈依賴度高,幾乎涵蓋了從 ASIC 設計、晶圓製造、先進封裝,到伺服器組裝、散熱、連接器與PCB等完整環節。對台灣廠商而言,這將更有機會在後續世代產品的研發與量產中持續分食成長紅利。(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6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