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輝:232條款調查「一直在進行」持續與產業溝通、協助談到最有利條件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 (13) 日於出席「2025 第九屆新能源國際論壇」會後媒體聯訪表示,針對各界關注的美國對等關稅,他推論「越晚談,可能付出的成本會越高」。針對美國進口汽車零關稅以及《232 條款》談判進程,郭智輝強調,這項工作「一直在進行」,台美關稅談判正處關鍵階段,經濟部的職責便是持續收集各產業的想法與應對模式,將資訊提供談判小組,談出具有競爭力的條件。

郭智輝表示,目前暫行性關稅 20%,已是談判團隊從 32% 努力爭取到的初步成果,要再降到如 15% 或更低,是大家所期盼的目標。為此,他參考了其他國家在降低關稅時所付出的成本和經驗,如日本從 25% 談到 15%,大約花費了 5500 億,韓國 3500 億,歐盟大約花費 6000 億。
郭智輝指出,這些成本主要來自於「加碼投資」與「加碼採購」,根據他的推論,「越晚談,可能付出的成本會越高」,並強調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此,他推估台灣若要達成類似的關稅降低,可能需要約 4000 億的投入。
郭智輝強調,政府並非強制廠商到美國投資,而是協助那些有發展意願的廠商,整合資源,幫助他們快速在美國落地。
針對美國進口汽車零關稅以及《232 條款》談判進程。郭智輝強調,台美之間的關稅談判正處於關鍵階段,政府將全力協助談判團隊,並持續與產業保持密切溝通,以因應瞬息萬變的國際經貿情勢,為台灣爭取最佳利益。
針對汽車關稅是否可能降至零的提問,郭智輝表示,他並非談判的核心主導者,但深知談判團隊的努力。他指出,談判代表們已經非常不容易地將原先 32% 的關稅稅率,談到目前暫定的 20%,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就。
郭智輝透露,談判仍在進行中,所有人都期望能夠爭取到更低的關稅,而經濟部的職責便是持續收集各產業的想法與應對模式,將這些寶貴資訊提供給談判小組,讓他們能更充分地了解實際狀況,進而為產業談判出具有競爭力的條件。
至於美國《232 條款》的調查進度,郭智輝回應,這項工作「一直在進行」,並非一個已準備好的結果或方法。他解釋道,國際經貿環境中的變數關係每天都在產生,美國在與各國談判時,也時常會提出新的變數。因此,沒有一個預先準備好的方法可以應對所有情況。經濟部必須每天與產業進行座談,了解最新的變動,才能提出更具競爭力的應對方案,協助談判小組應對挑戰。
除了爭取有利關稅,產業自身競爭力也是關鍵。郭智輝指出,經濟部將從整體價值鏈的八個構面,即「產、銷、人、發、財」,再加上行政管理與物流,全面性地幫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除了技術輔導,政府也將利用「大小帶小」的模式,協助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進行去中心化布局,以符合每個產業獨特的需求。
在協助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方面,郭智輝透露,經濟部將在美國設立海外貿易服務中心,預計本月將先成立第一個,後續再陸續在其他州建立。此舉旨在幫助國內中小企業在出口時更具競爭力,透過投資通路、在主要城市或港口設立倉儲,協助廠商快速在海外落地,並享有稅務上的便利,進而將產品順利送到消費者手中。
此外,針對部分產業因訂單減少而面臨無薪假困境,郭智輝表示,經濟部正與勞動部合作,提供產業 AI 應用的學習機會。他提到,經濟部已設立 85 條 AI 試產線,讓在職技術人員能夠免費學習如何操作 AI 技術來提升生產效率,例如自動偵測與校正生產線上的微小位移。此舉不僅能幫助企業提升智慧製造能力,同時也為面臨無薪假的員工提供新的技能培訓,使他們能有機會轉職至需要 AI 應用人才的智慧製造或智慧服務產業,找到新的出路。
- 技術分析變簡單了!化繁為簡實戰學招生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